您好,一個是發生額,一個是余額,并且有些產生遞延所得稅,但不影響所得稅費用
老師請教個問題:做計提了應收賬款的壞賬具體如下 借:信用減值損失 貸:壞賬準備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結轉所得稅: 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貸:本年利潤 可是提取的利潤表就相差了結轉的所得稅費用數據,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今年是所得稅免征期。
分析題 甲公司2019年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為1000萬元,適用所得稅稅率為25%,所得稅核算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賬面余額為零。甲公司當年主要有以下差異: (1)國債利息收入80萬元; (2)違反稅收政策支付的罰款40萬元; (3)本期提取存貨跌價準備210萬元; (4)除以上事項外,沒有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計算2019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該年度的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和所得稅費用,并作出賬務處理。
分眾傳媒2020年年報中的合并利潤表中的遞延所得稅費用為-32,339,257.00,教材中介紹過當期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根據資產負債表中的相關數值帶入,其結果為(221,567,738.28-202,479,198.83)-(949,020,833.18-917,600,832.45)=-12,331,461.28,請問得出數據為啥同利潤表中的數據對不上,我用這個公式驗算過雙匯發展的所得稅費用,結果是兩個數據是一致的。請問原因是什么
老師,請問為什么“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1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50萬元”,這兩個數據沒有運用到呢?不是對當年的所得稅費用有影響嗎?當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0萬元,不是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資產=50×25%=12.5,這個12.5是不是屬于期末應有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 當期所得稅=(800+50(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調增))×25%=212.5 就是一直弄不懂遞延所得稅這里問題(為什么沒有用到“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100萬和遞延所得稅負債50萬”)
老師好!我問題是這400可補虧損,不應該是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嗎,為什么是-400*25%負遞延資產呢。 (3)甲公司2×15年度利潤總額4 500萬元,以前年度發生的可彌補虧損400萬元可在稅法允許可結轉以后年度產生的所得抵扣的期限內。 答案:根據資料(3),因彌補虧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0-400×25%=-10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回,對應所得稅費用。因此,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期初100+(當期發生62.5-當期轉回100)=62.5(萬元)。
老師您好,就是公司2023年成立,然后2025年才開通稅務,那關于到2025年5月31日之前要做2024年度的匯算清繳嗎
老師你好,我想問一下所得稅匯算時,應付職工薪酬24年貸方計提數,獎金多計提了,但在25年2月發放獎金時又沖的多計提數,這時匯算清繳應付職工薪酬賬載金額我應該填24年計提數嗎,我今年調增了,我25年在5月31日之前把獎金發了一部分,剩余部分不發了,我用26年匯算25年所得稅匯算時用調減嗎
會計學堂網站是什么
老板開了個體工商戶,給自己發工資,個人經營所得可以扣除老板工資么?
提問#老師:為什么在全量發票導出中發票基礎信息表與信息匯總表不一致 ?
免費的金蝶軟件賬套啟用后,能注銷掉嗎,后面不用他,重新用另一個軟件記賬嗎?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調增了業務招待費,也調增了其他費用,對應的年度報表需要調整嗎?
無進出口權的企業,來料加工,可以借助第三方有進出口權的公司幫我們進料,再反出口嗎
一般納稅人,采購大米,糧油,干雜(辣椒面,辣椒段,花椒等)這些收到3個點專票是不是可以計算抵扣9個點
老師,金融收益稅是如何計提繳納的呀!之前沒遇到過認知出故障啦!只能辛苦老師幫忙解答一下
您這是所問非所答呀,呵呵
我問的是期末減期初 余額和發生額,為什么不等?
您好,麻煩您不要草率下結論,什么是答非所問?因為有些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影響是計入權益,與損益和所得稅費用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