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沒有必要設置三級科目。
2.有關經濟業務如下: (1)2012年1月1日,公司經批準發行3年期面值為8000萬元的公司債券用于公司經營周轉。該債.券系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債券票面年利率8%,發行價格為8120萬元,發行費用為10萬元,從發行債券所收到的款項中扣除。 (2) 2012年1月1日,公司用籌集到的資金購置了一臺不需安裝的主要生產設備。該設備買價800萬元,增值稅136萬元,包裝費20萬元,運費10萬元(假設運費不考慮增值稅抵扣),以上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設備已投人使用。 (3)假設.上述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10萬元,公司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 要求: ①編制發行債券的會計分錄(要求寫出明細科目); ②計算該項設備的入賬價值; ③編制設備購置的會計分錄; ④計算該設備2012年和2013年應計提的折舊額; ⑤編制2013年12月計提該項設備折舊的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1.火炬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2022年4月發生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業務如下:(1)4月6日,公司購入一臺需要安裝的甲設備,用手產品生產。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設備價款為240萬元,增值稅為31.2萬元,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2)4月8日,開始安裝,用銀行存款支付安裝費取得專票,專票上注明安裝費3萬元,增值稅0.27萬元。(3)甲設備于4月28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開始用于產品生產。(4)甲設各預計使用10年,預計凈殘值為3萬元,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1舊日。假設上述資料外,不考其他因素。要求:(1)編制4月6日購入甲設備的會計分錄。(2)編制4月8日安裝甲設備的會計分錄。(3)編制4月28日甲設備達到預定使用狀態的會計分錄。(4)計算5月甲設備的折舊額(5)編制計提甲設備折1舊的會計分錄。(應交稅費寫出二級明細科目及三級明細科目)
老師,企業在12月份因為疫情影響,停工休息,也未開具銷售發票,支付生產的保底工資,以及計提的生產設備折舊,我是在營業外支出下面設置一個停工損失的科目,月末直接轉損益,還是期末轉到制造費用,等下月記入產品成本?網上兩種做法都有,怎么處理合適
老師,你好,公司一臺設備,既用于研發也用于生產,平時折舊是按2:8計提的,現在這臺設備要維修,那這筆維修費,是否也按2:8計入研發費用和制造費用? 公司報廢了一批研發物料,相關的賬務處理是這樣嗎:報廢研發物料,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結轉報廢研發物料,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研發費用-直接材料
老師咨詢一下,就是工廠的機械設備,計提折舊,為了區分是那臺設備計提的折舊,這邊會計科目設置明細: 借:制造費用-折舊費(**設備) 貸:累計折舊-**設備 是不是制造費用這塊設三級科目**設備沒必要,月末也要結轉到生產成本中,也不會體現到報表上,只需要在累計折舊設置二級科目就行對嗎
你好老師展會補貼怎么入賬,省商務廳給的計入營業外收入
老師,有收入增值稅那一欄摘要怎么寫
老師好,小規模納稅人,正在匯算清繳,24年未發生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因為23年已經提完了,且沒有凈值。請問是否要填A105080《資產折舊、攤銷及納稅調整明細表》?
你好老師請問收到展會補貼怎么做賬務處理?
請問企業公賬,實際是我運營,我可以用私人賬戶打款嗎?算是公司借款,法人是我弟妹!還是最好法人個人賬戶打款進公司賬
老師,我是3月份新成立的公司,現在還沒有業務,只有一個員工的工資發放,假設這個員工月工資1500,現在5月份計提4月份工資 借:管理費用—工資15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1500 5月份計提并繳納醫社保: 借:管理費用—社保1039.48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1039.48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1039.48 其他應收款—社保(個人)432.32 貸:銀行存款1471.8 5月份發放4月份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1500 貸:其他應收款432.32 銀行存款1067.68 這樣賬務處理有錯嗎,然后申報個稅的工資要和做賬的工資一樣的意思是不是我申報個稅和工會經費的時候都要以1500的工資去申報
老師,匯算清繳時,24年賬載金額有計提23年的年終獎并且也是24年發放的,在填寫24年賬載金額時這個要減出來嘛
小規模納稅人物業公司為工業園區幾家廠房提供物業服務,現在需要替企業代收代付水費,因為水表開戶名稱是物業公司的,所以自來水公司開的發票是物業公司的,現在那幾家廠房需要物業公司開具水費發票給他們,那物業公司賬務和稅務要怎么處理,開具的水費發票不賺取差價
老師,向村集體租場地租賃費5000元,讓對方去稅務局代開發票,對方承擔的稅率是多少
老師,這個經營范圍可以開服務費嗎或者一般索賠
那我這邊還想問一下,我們這邊生產的產品,只需要自己包裝一下,產品主料是采購別人的,回來只是一個包裝,然后就銷售了,我這邊核算成本的時候,主料按照庫房那邊給的領料單上的數量算出這個月耗用的原料,那些內包材、外包材也根據領料單上的數量算一下耗用的,還是可以一次攤銷的方法直接進成本
可以一次攤銷,直接進成本。
那如果這個月末,內包材,外包材還沒有用完,核算的11月成本就不太準確了
如果差的比較多,那就分攤一下吧。
沒明白,能說的具體一點嗎,怎么分攤
你只把對應銷售部分的包裝材料入銷售成本。
那其他包材屬于成品的必要組成部分,如果選擇購入一次攤銷,到月末如果沒有領用完,這樣核算出來的成本也是不準確的
因為我們電子稅務局報備的是低值易耗品一次攤銷法,我想著這樣也比較方便,但是還是存在這樣的缺陷··· 這種應該怎么處理呢
總之,如果金額不大,可以一次攤銷;如果金額大了,就要分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