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您好,填A105000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30行十七項其他
老師,未開發票的房租費,我做成了費用,納稅調增的話我填在納稅調整明細表的哪個明細里面啊?
請問老師我網銀發生的收費,沒有開發票的,我在填【納稅調整項目明細這個表需】是在哪里體現這個數呢
老師,沒有取得發票的銀行手續費應該在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中哪里體現
老師,我23年成本有一部分沒收到發票,這樣我需要在匯算清繳的時候做調整,我具體是應該填在納稅調整表A105000嗎?這個表里需要填在哪一行呢?老師
老師,請問我們銀行承兌貼息也沒有發票,是否在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里面,其他里面做納稅調增呢
增值稅計算方法怎么看是屬于簡易計稅方法?
做會計需要給公司制定財務規章制度嗎?
去年漏做了一筆收入,在做匯算年報提交系統提示收入比對異常,核實后發現24年漏做了一筆收入,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處理?
我購買了399的課程,怎樣入群學習?
度納稅由報主表(2024年版) 您當期申報數據與上年營業收入申報數據差異變化在50%以上,本年營業收 入[3533876.15]、上年營業收入[0],請您核實申報數據是否正確。 您單位本所屬期申報增值稅收入7202376.15元,如與本項金額存在差異,請 項目 確認申報數據是否準確。 金額 收入3,533,876.15我的增值稅申報表收入就是這個數,為什么顯示這個 成本:3,251,166.06
小鎖老師,沒用系統前的找不到了
對方4月份給我開了一張1000(含稅)元的發票,我5月份才做4月份的賬,4月份還沒結賬,對方今天把發票沖紅了,并開具了負數發票-1000給我們公司,負數發票是5月份才開具過來的,現在我不懂怎么處理。就是說正數1000元發票是4月份的,負數發票是-1000是5月份開具過來的,如何做賬務處理
#提問#請問一下老師貴州今年報名必須提供工作證明嗎?
老師好,我剛去一家公司,它現在是小規模,24年12月之前是個體,今天報年報我發現它19年到23年的年報都沒有報,現在報有沒有影響? 另外它的個體的時候每年都有銷項但都在免稅額度內沒交過稅,這種情況下19年到23年的年報都按0申報可以嗎?因為現在的界面點進去19年到23年都是小規模的界面,該怎么填寫呢?
老師,其余編制現金流量表一般是直接法嗎?有沒有人用間接法的?上市公司業務量那么多。直接法做得完嗎?
網銀發生費用-10塊,結息2塊,我是填-10-2這個數呢,還是填-10元呢
同學您好,是填-10元的
賬載金額跟稅收金額都是填-10這樣嗎
同學您好,這個是費用10元吧
是的,沒有發票
賬載是10元,稅務0調地應納稅所得額10
老師A105050表;工資薪金支出哪里填平時計提的金額嗎
同學您好,學員您好,是的,對的
1.第1行“一、工資薪金支出”:填報納稅人本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借方發生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 (3)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照第1列和第2列分析填報。 (4)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2.第2行“其中:股權激勵”:本行由執行《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126號)的納稅人填報,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職工股權激勵計劃,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填報納稅人根據本年實際行權時股權的公允價格與激勵對象實際行權支付價格的差額和數量計算確定的金額。 (3)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行權時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第2列金額填報。 (4)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3.第3行“二、職工福利費支出”:填報納稅人本年度發生的職工福利費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福利費的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職工福利費用實際發生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第1行第5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稅收規定扣除率與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報。 (5)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4.第4行“三、職工教育經費支出”:填報第5行或者第5+6行金額。 5.第5行“按稅收規定比例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適用于按照稅收規定職工教育經費按比例稅前扣除的納稅人填報,填報納稅人本年度發生的按稅收規定比例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按稅收規定比例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金額,不包括第6行“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職工教育經費實際發生額,不包括第6行“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金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 (4)第4列“以前年度累計結轉扣除額”:填報納稅人以前年度累計結轉準予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余額。 (5)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不包括第6行“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金額),按第1行第5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稅收規定扣除率與第2+4列的孰小值填報。 (6)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的金額。 (7)第7列“累計結轉以后年度扣除額”:填報第2+4-5列金額。 6.第6行““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適用于按照稅收規定職工培訓費用允許全額稅前扣除的納稅人填報,填報納稅人本年度發生的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職工教育經費本年實際發生額中可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金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100%)。 (4)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第2列金額填報。 (5)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的金額。 7.第7行“四、工會經費支出”:填報納稅人本年度撥繳工會經費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工會經費支出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工會經費本年實際發生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第1行第5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稅收規定扣除率與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報。 (5)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的金額。 8.第8行“五、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填報納稅人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的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本年實際發生額。 (3)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的金額,按納稅人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計算的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的金額、第1列及第2列孰小值填報。 (4)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的金額。 9.第9行“六、住房公積金”:填報納稅人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住房公積金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住房公積金本年實際發生額。 (3)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住房公積金金額,按納稅人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計算的住房公積金金額、第1列及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報。 (4)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的金額。 10.第10行“七、補充養老保險”:填報納稅人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補充養老保險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補充養老保險本年實際發生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補充養老保險的金額,按第1行第5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稅收規定扣除率與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報。 (5)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的金額。 11.第11行“八、補充醫療保險”:填報納稅人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醫療保險費的會計核算、納稅調整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補充醫療保險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補充醫療保險本年實際發生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補充醫療保險的金額,按第1行第5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稅收規定扣除率與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報。 (5)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的金額。 12.第12行“九、其他”:填報其他職工薪酬的金額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 13.第13行“合計”:填報第1+3+4+7+8+9+10+11+12行的合計金額。
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借方發生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 我去年12月的只是計提了,1月份發,那我12月份也算上實際發生額哪里嗎
同學您好,1月份發,那我12月份也算上實際發生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