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學員您好,民事法律事實是指符合民法規范。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消滅的客觀事實。包括自然事實和行為。合同屬于行為中的法律行為。所以屬于民事法律事實。
老師:不明白為何A是對的,A和D不應該是對立的關系嗎?合同是一個意思表示,怎么可能是法律事實呢?事實不是那什么 侵權行為,無因管理,先占
老師:請問一下,這個題目為何是選 A 。不是遺囑是死亡的自然事實+意思表示的立遺囑嗎?怎么就成了事實行為。。我了解一個是事件和行為,事件包括自然事件,而行為是法律行為和事實行為。立遺囑不應該是事實行為嗎?那無因管理、先占不也是事實行為嗎?
根據民事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代理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代理人可以以被代理人或自己的名義實施法律行為 B.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獨立地向第三人進行意思表示 C.代理人應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D.代理行為的法律后果直接歸屬于被代理人 正確答案 : A 【知識點】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解析 : 選項A:代理人必須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法律行為。 問題:獨立的?選項B想表達什么,不是代理人已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嗎?
甲有一套地理位置優越的房產,其朋友乙多次提出購買,均被甲婉拒。一日,乙請甲喝酒,趁甲酒醉昏睡之際,乙抓著甲的手,在其事先擬好的房產轉讓合同上按上了甲的指印。根據民事法律制度規定,甲、乙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應為( )。 A.不成立 B.可撤銷 C.效力待定 D.無效 正確答案 : A 【知識點】合同的訂立 答案解析 : 民事法律行為是以意思表示作為核心要素。乙抓著甲的手,在其事先擬好的房產轉讓合同上按上甲的指印,甲既無追求法律后果的內心意思,也無向外界傳達的表示,因此該合同由于欠缺意思表示而不成立。 問題:A和D的區別是什么,什么時候不成立 什么時候無效?
下列關于意思表示生效時間的說法中,不符合《民法典》規定的是( )。 A.單方法律行為中,當事人意思表示完成,民事法律行為成立 B.定金合同屬于非要物法律行為 C.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 D.民事法律行為的行為人應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正確答案 : B 【知識點】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樣態 答案解析 : 選項B:定金合同屬于要物法律行為。 問題:B 選項沒他沒聽懂 什么叫要物行為
老師,公司一般納稅人2024年購進二手車3000,進項沒抵扣,25年4月銷售了這輛二手車3000,只有二手車開的發票,怎么寫分錄?
農業合作社投資人類型選法人股東、自然人股東、合伙企業還是個人獨資企業,分別都是什么意思
老師,您好。請教您的問題。現在我們查賬發現2023年計提的永續債利息,記到“應付利息—永續債”科目里,但是2023年底支付利息時,計入了“財務費用”科目,并且已經審計完了。請問現在2025年要怎么調整處理?謝謝
老公哥注銷新公司成本財務處理
我們開的是紙質發票,但是我去看紅字發票的時候把紅字發票開成了電子的,這個怎么辦有影響嗎
老師 我是建筑會計 我在什么時候結轉成本呢 依據是什么
收到發票將暫估成本的沖紅,附近是發票就可以哈?那我付貨款的附件就是回單可以嗎 其他不需要吧
老師,有一家注銷,但是有38張發票未抵扣,這有影響
老師:公司租個人的車,租金500元,不開票入賬,可以稅前扣除嗎?
小規模第一季有利潤總額四萬多,上個季度企業所得稅稅沒顯示要繳稅,這是什么原因呢?
請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行為是以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為要件,分為表意行為和非表意行為,表意行為分為法律行為(訂立合同,立遺囑)和準法律行為,非表意行為才是你說的侵權行為,無因管理,先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