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財務杠桿中用到的是Ebit,是息稅前利潤,沒有您說的這個稅后利潤的公式呀?能把教材截圖嗎?
B公司無優先股。20X7 年營業收入為1500萬元,息稅前利潤為450萬元,利息費用為200萬元。20X8年營業收入為1800萬元,變動經營成本占營業收入的50%,固定經營成本為300萬元。預計20X9年每股利潤將增長25%,息稅前利潤增長15%。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試分別計算B公司20X8年和20X9年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綜合杠桿系數。 09年經營杠桿=(1800*(1-50%)/[1800*(1-50%)-300]=1.5 這個式子中中分子具體表示什么意思。另外這個時候式子用的是什么公式(文字表示出來)
某公司年銷售額1500萬元,變動成本率60%,全部固定成本和經營費用150萬元,平均總資產1000萬元,資產負債率50%,負債的平均利息率8%,假設所得稅率為30%。該公司擬改變經營計劃,追加投資200萬元,每年固定成本增加30萬元,可以使銷售額增加20%,并使變動成本率下降至55%。該公司以提高權益凈利率(凈利潤/平均所有者權益)同時降低總杠桿系數作為改進經營計劃的標準。(1)計算目前情況的權益凈利率和總杠桿系數;(2)所需資金以追加權益資本取得,計算權益凈利率和總杠桿系數,判斷應否改變經營計劃;(3)所需資金以10%的利率借入,計算權益凈利率和總杠桿系數,判斷應否改變經營計劃;(4)如果應該改變經營計劃,計算改變計劃之后的經營杠桿系數。
納稅籌劃那一章,購貨對象的納稅籌劃,計算稅后利潤=息稅前利潤??(1-企業所得稅稅率),是這樣的嗎?不含債務利息的嗎?那促銷方式的納稅籌劃,計算現金凈流量是怎么算的?是按照前面學的營業現金凈流量算的嗎?是一模一樣還是有不同點?
我下面說的對不對?有沒有漏的? 納稅籌劃里面,購貨對象的納稅籌劃選擇稅后利潤大的:稅后利潤=營業收入-不含財務費用的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企業所得稅費用 納稅籌劃里面,促銷方式的納稅籌劃選擇現金凈流量大的:現金凈流量=銷貨現金流量-購貨現金流量-應交稅金-稅金及附加-企業所得稅費用 兩個公式中的企業所得稅費用=(營業收入-不含財務費用的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企業所得稅稅率
公式1:納稅籌劃里面,購貨對象的納稅籌劃選擇稅后利潤大的:稅后利潤=(營業收入-不含財務費用的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1-企業所得稅稅率) 公式2:與財務杠桿經營杠桿那一章的稅后利潤一樣嗎?杠桿那一章的稅后利潤=(營業收入-變動經營成本-固定經營成本-債務利息)??(1-企業所得稅稅率) 如果一樣,兩個公式一個是經營成本,一個是營業成本,他倆關系是經營成本=中成本-利息-折舊與攤銷,營業成本=總成本-利息,那公式1和公式2是怎么換算的呢?
我想問一下,酒店給我開出的普票我沒報銷,公司會查到這個個報銷嗎?這只有開出方和我知道這個事
生產型加工企業,如果當初沒有搞清楚狀況人工不容易分清楚,就用的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沒有用生產成本和庫存商品科目,必須改賬嗎?
房屋租賃行業,客戶轉租金到公戶,再從公戶轉到老板私戶應該怎么備注
月工資3萬,如何根據稅收政策,合理避稅
可以做到銷售費用-材料費嗎這個科目嗎
老師客戶打的開模費,這個不會退給客戶怎么做會計分錄合適
我們是一般納稅人做純貿易出口,小企業會計準則,以cif 形式出口,保運費是不是就是代外國客戶支付?我收到的國內發票不能做我們費用?
怎么找不到下載個稅代扣代繳客戶端了?
老師,請問在計算23年1-6月投資收益時,固定資產的折舊為什么只÷5,沒有在÷6×12算吶
老師,供應商大幅度上調價格,以前簽的合同執行不了,需要重新簽訂上調后價格合同,這種情況稅務有沒有問題?以前簽的合同印花稅都交了的。
我是看的老師視頻做的筆記,老師說經營成本不含債務利息,ebit=營業收入-經營成本,稅前利潤=營業收入-經營成本-債務利息,稅后利潤=(營業收入-經營成本-債務利息)??(1-企業所得稅稅率)
難道不是?
如果不是,正確的經營成本算到稅后利潤的公式是什么,營業成本算到稅后濡潤的公式是什么
經營成本和營業成本關系是什么
還有,付現成本是經營成本嗎?非付現成本是什么?折舊,攤銷,有沒有債務利息?
總之就是,營業成本,經營成本,付現成本,非付現成本,這幾個我搞不清
您好! 你公式里面的不含財務費用的營業成本是廣義的成本,包含財務報表上的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和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 經營成本是經營活動發生的成本,這個主要是把金融負債的費用剔除掉了,剩下的就是經營活動發生的成本, 這里的營業成本和經營成本口徑應該是一樣的 付現成本和非付現成本是從現金流的角度來考慮的,他們是計算現金流量折現時用到的,也就是營業成本和經營成本中有些是沒有付現的,有些是付現的
搞不懂,太繞了,營業成本,經營成本,稅后利潤,息稅前利潤,什么關系啊都
那可以說總成本=經營成本?利息?折舊?攤銷=營業成本?折舊?攤銷嗎? 已讀2022-03-10 10:34 營業成本=經營成本?利息,可以這樣說嗎 已讀2022-03
營業成本=經營成本?利息,可以這樣說嗎? 這個可以這么說 那可以說總成本=經營成本?利息?折舊?攤銷=營業成本?折舊?攤銷嗎? 這個不能這么說,經營成本里面包含了折舊攤銷 折舊攤銷只是付現成本時考慮的
經營成本=付現的營業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總成本-利息-折舊與攤銷,這個是對的嗎?
如果這個是對的,總成本不就=經營成本+利息+折舊+攤銷=營業成本+利息,我就是移項而已
不是的,經營成本包含付現和非付現的成本,這是兩個不同口徑的概念
經營成本=總成本-折舊-攤銷-利息,但總成本不等于經營成本+折舊+攤銷+利息,?
營業成本-折舊-攤銷=總成本-折舊-攤銷-利息,但總成本不等于營業成本+利息?
不用口徑,為什么減就可以,加不可以?
您好!經營成本包含折舊攤銷的,為什么你考慮經營成本時要減掉折舊攤銷呢?折舊攤銷只是在計算付現成本考慮現金流量時考慮的呀
所以圖片,關系是錯的嗎
您好!您這個關系式的背景是什么呢? 經營成本是公司整個經營的成本,那么設備的折舊攤銷當然也是成本了,所以你這個公式它是計算什么情況下的成本呢?
是我問另外一個老師,跟我說的
我是想知道營業成本和經營成本和付現成本和非付現成本就是是什么,怎么得到,你就告訴我上面的 已讀2022-03-10 10:21 營業成本和經營成本中間差著什么,共同有什么,營業成本和付現成本差著什么,共有什么,營業成本和非付現成本中間差著什么,共有什么 已讀2022-03-10 10:22 經營成本=付現的營業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總成本-利息-折舊與攤銷
您好!你能拿具體題目來說嗎?不同的目的這個口徑不一樣的,看你的這個公式,應該是計算現金流量時的口徑,因為付現的成本只有在計算現金流的時候才會用到的 營業成本減掉折舊攤銷就是付現的營業成本,廣義的營業成本就是你這里的總成本,包含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還有三項期間費用
你這幾個口徑都是不統一的,具體可以拿題目來算,這樣會比較清晰
我最終是要算稅后利潤,杠桿那章有息稅前利潤,那么減去利息和稅不就是稅后利潤了嗎,然后現金流量那一章也用到了稅后利潤,就是營業現金凈流量,間接法,說稅后利潤=營業收入-付現成本-非付現成本,然后納稅籌劃那章也有稅后利潤,選擇供應商那里,例題給的指標是稅后利潤=(營業收入-不含利息的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1-所得稅率),都是稅后利潤這個指標,難道不同章節的稅后利潤不一樣嗎?
杠桿那章:息稅前利潤=營業收入-經營成本,那么稅后利潤=(營業收入-經營成本-利息)*(1-25%);營業現金凈流量那章:營業現金凈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非付現成本)*(1-25%)+非付現成本=稅后利潤+非付現成本,那么稅后利潤=(營業收入-付現成本-非付現成本)*(1-25%),納稅籌劃,選擇供應商那章,稅后利潤=(營業收入-不含利息的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1-25%)
都是稅后利潤,卻用了不同的成本計算,我想知道這些成本之間的聯系,轉換方式
您好!這些是財管中不同的口徑,我覺得你知道知道原理和計算方法就可以了,考試時不會考您這些概念,題目一般都會給出這些已知條件的,您衡量下呢?這些概念就算你給了他一個準確定義和界限,對做題也沒多大幫助的, 比如現金流這塊,那你就是從付現和非付現角度來考慮,就用成本減掉非付現成本,至于這個成本具體是什么概念,不用糾結,題目自然會告訴你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