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您好。 本題是非投轉投哈,應該以轉換日公允價值作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入賬價值。
不是說不論成本還是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地產初始入帳價值都按成本模式,這個計算題怎么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了?
關于投資性房地產的問題。教材上說“1.企業一旦選擇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就應當對其所有的投資性房地產產均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教材又說“2.已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得從公允價值模式轉為成本模式”。例如:我有一棟房產A,作為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模式計量;后來我又取得了一棟房產B又作為投資性房地產,但是房產B的公允價值不能夠持續可靠取得,不符合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條件。既然房產B只能成本模式計量,那就不符合第一句話;房產A又不能轉為成本模式計量,怎么處理呢?
老師,第一張圖片里說投資性房地產成本模式和公允模式下均以實際成本初始計量,第二張圖片的題目,投資性房地產初始計量是8700萬元,這個不是公允價值么?
你好,以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變更為以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后的初始計量成本到底是轉換日的公允價值,還是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入賬成本,按照cpa教材的觀點,應當是變更時的公允價值,但是有的習題把原賬面價值作為成本,比如這張截圖上的分錄。
老師好,投資性房地產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時候的分錄是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貸:投資性房地產(原價) 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老師如果這個投資性房地產入賬的時候成本是4000,但是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的那天公允價值是3800,我這個分錄要怎么寫第一個成本和公允價值變動呢?
我們填報匯算清繳報表時,發現工會經費超過賬上工資金額的2%了,原因是我們做工資時當月會做計提,次月發放后做沖減,每月計提沖減,滾動一年,發現只剩下24年年初和年末兩個數據無法抵消,而24年年初沖減的是23.12月計提工資(金額較大),24年年末計提的是24.12月工資(金額較小)。24年我們進行了裁員,計提差大概是100多萬,而工會經費是按照實際發放工資數的2%繳納的,計提差導致我們的實際工資調小了,現在我們要多交稅了。請問老師這個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嗎?
老師,運輸公司給我們開9%的專票,讓我們支付6%的稅點錢,這樣合適嗎
老師您好,分公司重新設一個臨時戶,走賬,是只能存,轉賬,不能取嗎
我公司承攬一項技術安裝服務工程,里面有進的一些硬件設備,但是甲方只讓我們開技術服務費發票,我們可以把這些硬件作為固定資產進行折舊嗎?
機動車發票為啥在電子稅務局抵扣勾選里找不到
選擇差額征稅,我是不是必須開普通發票,不能開專票
2023年漏繳了印花稅,需要補繳1.4萬元,請問當年所得稅需要調整嗎
請問老師,我在報匯算清繳基本信息填寫股東信息的時候,下面沒有自動帶出來股東信息,我又不知道具體的股東,就查了一下賬戶查詢,有個納稅人信息查詢,我點投資方信息,里面啥也沒有,這個怎么弄,匯算清繳股東信息怎么弄呢?公司是去年剛成立的
代辦簽證費、代訂住宿費、代訂機票、航空保險,這些發票入什么費用?出國參展的
老師,從哪里可以查詢到手上這張專票,在幾月份做的抵扣?
不明白,麻煩具體點?
1.投資性房地產成本模式和公允模式下均以實際成本初始計量。這句話指得是自建或者外購的投資性房地產,即一開始核算就是投資性房地產,而不是固定資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2.第二張、第三張圖片的題目是由非投資性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應該以轉換日該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入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