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針對職工教育經費的超過部分,作為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起1、《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第十三條同時規定:“企業應當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由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在這個規定下,如果企業未來幾年連續虧損,仍然需要計提遞延所得稅資產對嗎? 2、如果在未來幾年虧損下仍然計提做了如下的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如果做了上述這個分錄對企業的資產和利潤有什么影響? 請老師回答上述兩個問題
A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率為25%,2021年度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應交所得稅為1500萬元。期末,通過比較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確定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為30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為2000萬元。A公司不存在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預計在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題班會根據上述資料,在下列不同情況下,A公司有關所得稅的會計處理如下:(1)假定A公司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均無余額。(2)假設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賬面余額為50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賬面余額為300萬元。
丙公司本年利潤總額1000萬元,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以后年度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供抵扣。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要求(1)假如丙公司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均無余額,計算丙公司本年度發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編制丙公司本年度有關所得稅的會計分錄。 (2)假如丙公司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有借方余額4萬元,系預計產品保修費用發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6萬元所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有貸方余額21萬元,系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升值發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84萬元所形成。請計算和說明丙公司本年度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發生額,列明借或貸方向,并編制丙公司本年度有關所得稅的會計分錄。
丙公司本年年末有關暫時性差異資料見表15-11。 丙公司本年利潤總額1000萬元,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以后年度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供抵扣。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要求(1)假如丙公司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均無余額,計算丙公司本年度發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編制丙公司本年度有關所得稅的會計分錄。 (2)假如丙公司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有借方余額4萬元,系預計產品保修費用發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6萬元所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有貸方余額21萬元,系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升值發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84萬元所形成。請計算和說明丙公司本年度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發生額,列明借或貸方向,并編制丙公司本年度有關所得稅的會計分錄。
某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2018年度按稅法規定計算的應交所得稅為1200萬元,期末通過對比,確定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為20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為1500萬元,上述暫時性差異均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無關,該公司也不存在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預計未來期間能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該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賬面余額為3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賬面余額為450萬元。要求:計算該公司2018年的遞延所得稅、所得稅費用,并作出有關的會計分錄。
個體戶對公賬大額取現
老師、做試算平衡表的時候、(應收賬款)科目余額在貸方 是負數表示嗎?
會議費入什么科目?老師
老師:請問增加股東是先在稅務辦理還是直接在工商辦理就可以了
老師,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里的103資產總額是怎么算出來的
老師我們公司與別人公司屬于關聯企業占股份但是沒有業務往來,需要申報么?還是零申報,還是不報
老師,倆家公司合作,共同研發,簽戰略合作協議,人員共享,我們公司用對方公司的員工,他們在我公司兼職,以工資薪金形式報個稅,那我們還用給對方公司付款嗎?
請問這筆回單應如何做會計分錄
老師,租房給員工住宿,這個房東需要開具發票嗎
老師,我們是運輸公司充值50萬,按每升1元錢返利到油款賬戶,到時候消費這筆錢就不開發票,開票只開我們充值的錢,那針對這筆返利我們需要入賬嗎
老師,那其他的呢?我的理解對么
由于稅法規定經營租賃按租金支付進度在稅前抵扣,并不認可會計上確認的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的折舊和攤銷額,因此在租賃期開始日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的計稅基礎均為零,租賃交易分別產生一項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且金額相同
然后呢就是3的情況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相等,不用確認是么
2我的理解是正確的對么?
4是不是就不產生差異啊,根本不確認遞延所得稅啊
2和4沒問題的,相等是要同時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
1我理解的不對吧,也不應該計提再調增吧?
實務中,職工教育經費并沒有預先計提的,一般是實際發生時按照發生額計提并沖減的,最終沒有余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