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計算中請稍等
某日化廠2020年業務如下:(1)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固定資產出租收入100萬元;(2)銷售成本900萬元;(3)繳納增值稅340萬元,消費稅163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50.5萬元;(4)期間費用500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30萬元,廣告費支出350萬元,新技術研發費20萬元;(5)營業外支出70萬元(其中行政性罰款4萬元,稅收滯納金1萬元);(6)投資收益共40萬元,其中國庫券利息收入6萬元,從聯營企業分回稅后利潤34萬元(聯營企業適用25%的稅率);(7)以前年度未彌補虧損額30萬元(未超過彌補期)。要求:計算當年應納所得稅額。
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固定資產出租收入100萬元;(2)銷售成本900萬元;(3)繳納增值稅340萬元,消費稅163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50.5萬元;(4)期間費用500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30萬元,廣告費支出350萬元,新技術研發費20萬元;(5)營業外支出70萬元(其中行政性罰款4萬元,稅收滯納金1萬元);(6)投資收益共40萬元,其中國庫券利息收入6萬元,從聯營企業分回稅后利潤34萬元(聯營企業適用25%的稅率);(7)以前年度未彌補虧損額30萬元(未超過彌補期)。要求:計算當年應納所得稅額。
某日化廠2020年業務如下:(1)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固定資產出租收入100萬元;(2)銷售成本900萬元;(3)繳納增值稅340萬元,消費稅163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50.5萬元;(4)期間費用500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30萬元,廣告費支出350萬元,新技術研發費20萬元;(5)營業外支出70萬元(其中行政性罰款4萬元,稅收滯納金1萬元);(6)投資收益共40萬元,其中國庫券利息收入6萬元,從聯營企業分回稅后利潤34萬元(聯營企業適用25%的稅率);(7)以前年度未彌補虧損額30萬元(未超過彌補期)。要求:計算當年應納所得稅額。
1.簡答題資料:某家具制造企業2017年度會計利潤總額為53萬元,具體情況如下:(1)經營收支情況。銷售收入300萬元,銷售成本158萬元,稅金及附加9萬元,銷售費用55萬元(其中廣告宣傳支出50萬元),管理費用18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2萬元),財務費用12萬元(其中經批準向職工集資款10萬元,支付利息1萬元,同期同類銀行借款利率3%),資產減值損失2萬元(稅法允許列支1萬元),投資收益9萬元(其中國庫券利息收入3萬元)。(2)營業外收支情況。營業外收入18萬元,營業外支出20萬元(其中稅收滯納金罰款6萬元,違反合同的違約支出1萬元,公益性捐贈10萬元)。(3)除上述資料外,該公司沒有其他應稅收入,其他各項費用開支均未超過稅法規定。(4)2017年初企業尚有未彌補以前年度虧損12萬元(彌補期未超過5年)。要求:計算該公司2017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1.簡答題資料:某家具制造企業2017年度會計利潤總額為53萬元,具體情況如下:(1)經營收支情況。銷售收入300萬元,銷售成本158萬元,稅金及附加9萬元,銷售費用55萬元(其中廣告宣傳支出50萬元),管理費用18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2萬元),財務費用12萬元(其中經批準向職工集資款10萬元,支付利息1萬元,同期同類銀行借款利率3%),資產減值損失2萬元(稅法允許列支1萬元),投資收益9萬元(其中國庫券利息收入3萬元)。(2)營業外收支情況。營業外收入18萬元,營業外支出20萬元(其中稅收滯納金罰款6萬元,違反合同的違約支出1萬元,公益性捐贈10萬元)。(3)除上述資料外,該公司沒有其他應稅收入,其他各項費用開支均未超過稅法規定。(4)2017年初企業尚有未彌補以前年度虧損12萬元(彌補期未超過5年)。要求:計算該公司2017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通行費的發票稅率是多少
老師你好,我們進項稅5萬,銷項稅10萬,怎么做憑證把需要交的增值稅,結轉到未交增值稅
發票是四月的,但是五月初才來報銷,發票做賬做在四月嗎
老師,電子稅務局財務報表,這個填的是年報對吧,資產負債利潤表都是2024年12月的就行對嗎,這個現金流量表填的是在快賬軟件里面沒有年的,有季度的怎么選
第四季度的財務報表跟,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和年度財務報表,企業所得稅匯算必須保持一致嗎?
老師,我們公司的股東沒有實際出資,是認繳,沒有實繳,現在他要做股權轉讓,需要交哪些稅。個稅和印花稅嗎?
請教老師,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按什么標準繳納?
老師,三月份收到一張房屋租賃發票,沒抵稅直接入費用了,4月份怎么調整抵扣稅費呀?怎么做賬?
老師 酒店行業的低值易耗品從入庫到領用的分錄怎么做?
財務個人卡里的錢,轉到公戶,可以嗎
1,會計利潤=2000+100-900-163-50.5-500-70+40=456.5 2,納稅調整項目 (1)招待費限額1=(2000+100)?0.5%=10.5,限額2=30?60%=18,納稅調增30-18=12 (2)廣告費限額=2100?15%=315,納稅調增350-315=35 (3)研發費用加計扣除20?75%=15,納稅調減15 (4)罰款和滯納金不允許稅前扣除,納稅調增4+1=5 (5)國庫券利息收入免稅,分回稅后利潤雙方所得稅率相同不用調整交稅,所以納稅調減6+34=40 3.調整后利潤=456.5+12+35-15+5-40=453.5 4.彌補虧損30萬,最終應納稅所得的=453.5-30=423.5 5.應納所得稅=423.5?25%=105.88
不好意思,信息刷過去了回復的有點晚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