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時候需要確定好現金流量的類別,現金流量主要分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以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確定主表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短期投資期初數-短期投資期末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2B(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 該公式中,如期初數小于期末數,則在投資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2.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固定資產清理”的貸方余額%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3.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利潤表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期末數-應收利息期初數)-(應收股利期末數-應收股利期初數)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收回融資租賃設備本金等。 5.投資所支付的現金=(短期投資期末數-短期投資期初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2B(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 該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6.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在建工程期末數-在建工程期初數)(剔除利息)%2B(固定資產期末數-固定資產期初數)%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項目中核算。 確定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1%2B17%)%2B利潤表中其他業務收入%2B(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應收票據期末余額)%2B(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2B(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2.收到的稅費返還=(應收補貼款期初余額-應收補貼款期末余額)%2B補貼收入%2B所得稅本期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營業外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業務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收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體操作中,由于是根據兩大主表和部分明細賬簿編制現金流量表,數據很難精確,該項目留到最后倒擠填列,計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公式二)=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B2)-(4%2B5%2B6%2B7)} 公式二倒擠產生的數據,與公式一計算的結果懸殊不會太大。 4.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應付工資”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應付福利費”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管理費用中“養老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2B成本及制造費用明細表中的“勞動保護費” 5.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成本%2B(存貨期末余額-存貨期初余額)〕×(1%2B17%)%2B其他業務支出(剔除稅金)%2B(應付票據期初余額-應付票據期末余額)%2B(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應付賬款期末余額)%2B(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初余額) 6.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營業外支出(剔除固定資產處置損失)%2B管理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折舊、壞賬準備或壞賬損失、列入的各項稅金等)%2B營業費用、成本及制造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2B其他應收款本期借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 7.支付的各項稅費=“應交稅金”各明細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應交款”各明細賬戶借方數%2B“管理費用”中“稅金”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業務支出”中有關稅金項目 即: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金和附加稅,不包括進項稅。 確定主表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借款收到的現金=(短期借款期末數-短期借款期初數)%2B(長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 2.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實收資本或股本期末數-實收資本或股本期初數)%2B(應付債券期末數-應付債券期初數)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人未按期繳納股權的罰款現金收入等。 4.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應付股利借方發生額%2B利息支出%2B長期借款利息%2B在建工程利息%2B應付債券利息-預提費用中“計提利息”貸方余額-票據貼現利息支出 5.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短期借款期初數-短期借款期末數)%2B(長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剔除利息)%2B(應付債券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剔除利息)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退還聯營單位的聯營投資等)、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固定資產,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現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現金等。 確定補充資料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發生額累計數 注: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制造費用中折舊%2B管理費用中折舊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注: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注: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注: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2B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2B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15.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2B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2B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確定補充資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
請發一份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和公式給我,謝謝!
老師,你好,我想問一下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和公式
你好,麻煩問一下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依據和方法
老師你好,能給發一下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嗎?我是雙聯的現金流量表
老師好!我在工作中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時候,用模板和用公式做出來的數據不一樣。我想問老師,現金流量表用什么方法編制比較好呢?謝謝老師
老師,那個鋼管租賃公司鋼管租出去后。對方給遺失了。這個發票怎么開好,帳務怎么處理?
老師,員工抽獎得到的手機和愛派是直接并到工資里報個稅嗎?還是按偶然所得?
進項大于銷項多少會觸發稅務提醒退稅?
外購商品送客戶用于推廣,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如何填報?
我們公司24年的工資25年1月才計提并發放的,我匯算清繳的時候看見,現在需要把工資計提修改到去年12份嗎?修改后還得改季報,年報是嗎
35000本金,分10個月還款,每期還3500的本金,每期利息按還款后剩余本金計算利息,那么這10期的利息怎么計算?另外2023年1月至2025年6月,銀行同期的那個LPR大概按0.033計算可以嗎?
老師,請問庫存商品沒有進項發票,銷售后,只算收入,成本不結轉,對嗎?
老師,麻煩問一下,我們3月份有一張發票不應該勾選我我做價稅合計了,但是這張發票勾選狀態始終顯示去勾選,這個咋辦呢?
公司名下有車,其他員工車牌號的過路費報銷入賬?
單位公戶轉賬產生的手續費沒有發票,匯算清繳的時候這個是不是就算是無票支出,需要填寫在A10500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的第30欄(其他);銀行賬戶的活期利息收入需要納稅調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