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如何制定理財規劃
1、量入為出
首先,上班族需要改變消費方式并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業內人士建議,可嘗試從"先儲蓄再消費"開始,即每月領到工資之后,除去必須開支,確保在銀行存入一定數目的金額來強制儲蓄.
量入為出,理性消費,可以說是我們普通人理財最經典的法則.改掉消費惡習,控制透支,開源節流雙向努力,這樣才能保證有財可理.
2、科學規劃
理財規劃不宜好高騖遠,應該切合自身情況.比如你月收入8000,除去生活開銷、房貸等必須的開支,可以把余下的錢合理分配.
不宜買太長期的理財產品,一般在半年至一年為佳.當然,也要懂得分散投資的道理,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3、學會投資自己
年輕人要懂得并且舍得投資自己,上班族如何理財除了要學會給錢投資,還要給自己投資,因為投資自己,就是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學識、能力、內外兼修.
投資自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通過自我投資不斷增加自己的價值,是一個回報率最高的理財方法.
4、不能盲目投資
如果抱著能賺則賺的心理,認為投那么多產品總有一個可以賺錢.但事實上,每天只有那么一個產品賺并不代表整體收益就增加,應計算每個投資項目的具體損益情況,那才是最后的實際收益.
5、不要忘記目標
無論何時,我們理財的初衷不能忘記--那就是通過理財實現財富增長,最終實現財務自由.所以在理財的過程中,我們不應該為了盲目追求高收益,而花費過多的時間,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上班族理財最容易出現問題
1、重投資輕儲蓄
大家都知道投資可以實現"錢生錢",很多上班族也希望通過投資更快地擁有財富.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卻忽略了儲蓄的重要性.
有些上班族認為儲蓄不重要,但實際上,資產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而存錢是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理財手段.只有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上班族才能在投資方式上有更廣泛的選擇,從而更有利于財富的增長.
2、無應急準備金
應急準備金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一點.有些家庭或個人投資者,他們往往有一堆股票、基金等資產,唯獨沒有應急資金.這樣,萬一有些意外情況發生,根本無法進行應對.
京儲街的理財師表示,雖然把錢放在銀行存活期沒有多大的增值效果,利息也很低,但還是應該準備3~6個月的生活費作為緊急備用金,以防不時之需.
3、投資渠道不夠靈活
為了減少研究投資方式的時間,很多上班族在投資理財時喜歡"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即除去平時的消費資金外,把錢通通都存在銀行,或是都拿去炒股等,沒有開展多元化的投資.那一旦出點狀況,就會損失慘重甚至血本無歸.
只有"做活"投資渠道,或是配置本身投資標的就分散的理財產品,才能有效降低風險,并從中獲得收益.
4、不清楚個人損益情況
上班族平時都要忙于工作,有些人甚至要加班、熬夜趕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去管自己的投資.他們把錢投進去,就不再關注,等到再次想起來的時候,很可能已經出現了損失,而自己卻沒有及時止損.
關于上班族如何制定理財規劃先介紹到這里,每個上班族的收入都不一樣,家庭情況不同承擔的風險能力不一,因此,理財規劃必須要結合自己的情況來進行制定,不可以看到別人是用什么樣的理財方案,自己就馬上跟進,這樣是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