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買的重疾比別人的貴10倍?
這周來說說,為什么不同的產品定價差這么多?主要有3個原因:
1、保障期間和繳費時間不同
即使是同一款重疾險、同一個人投保,如果選擇不同的保障期間和繳費時間,價格都會不同:
不難看出2個規律:
選擇的保障時間越長,保費越貴;
選擇的繳費時間越短,保費越貴.
目前我國國民的平均壽命是76歲,相比之前,已經長壽了許多.所以,壽命的趨勢是越來越長的,保終身一般都比保到70歲能保障的時間長.
其實這2點還是比較好理解的.
但從患癌的概率來說,年齡越大,患癌風險越高.【保終身】的產品賠付概率比【保到70歲】的要高,因此費率也會貴一些.
而繳費時間更好理解了,就跟分期消費一樣,選擇3期還款比6期還款每期要交的錢多些,選6期還款一般需要還的總金額要高些.
2、保障項目不同
現在很多線上的產品都設計得比較靈活,一些保障如果不需要可以選擇不附加.
我們用2款少兒重疾險來做個對比:
我們能夠看到:
附加的保障越多,保費越貴.
不同的保障,"價格"也不同.
價格越貴,保障不一定越好.
而在各項可附加的保障中,也有成本高低之分.重疾、身故保障和滿期返還功能的費用,相對來說,在保費占比中較高.
雖然A產品和B產品的價格相差7倍之多,但B產品沒有中癥,對于疾病的保障卻沒有A產品好.
這兩款的價差,主要在滿期返還功能上.這一功能,我們是不推薦附加的
3、其他的成本不同
一份重疾險的保費里面,除了包含了如重疾、中癥、輕癥、身故等風險的理賠費用外,還會有一些其他的費用:
其實這也是當然的,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它跟我們日常接觸的餐館、商場等等一樣,都是商業機構.
這就跟我們平時去餐館吃飯一樣,支付的餐錢里面除了包含食材成本,也包含了員工、場地、水電、宣傳等等費用.
有利可圖,才能支撐一個行業發展下去.
我們再回來看看這份保費構成:
風險保費:總體來說,發生事故的概率對于每家保險公司來說都是相近的,所以這部分的平均成本也是相近的.
儲蓄保費:保險公司會留出一部分保費來進行投資,賺取的收益也會用來支付各項支出.?附加費用:主要包含渠道費用、廣告費用等等,當然還要有公司盈利的部分.
如果一個保險公司的推廣渠道越多、廣告費用越高、場地成本等等越高,那么產品的定價肯定會貴一些.
所以相比于傳統型的線下公司,新型的互聯網保險公司因為不用搭建代理人隊伍,場地費用、渠道費用、員工工資也相對少一些,所以產品成本低一些,定價也可以低一點.
不過這也與公司的定位策略有關系.
總的來說,如果你買了一份相對便宜的重疾險,不用擔心.只要保單是真的(可以打電話給相應的保險公司查驗),就會按照合同來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