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型重疾險要不要買?附熱門產品測評
不久前介紹過2個組合:
【消費型重疾險+定期壽險】建議普通家庭的經濟支柱優先考慮,經濟實用;
【儲蓄型重疾險+定期壽險】,建議預算充足、想要儲蓄的家庭可以考慮,重疾和身故總會賠一樣.
(消費型重疾險傳送門→3月測評丨消費型重疾險誰是王者?)
4款成人儲蓄型重疾險對比
投保成人重疾常見問題
4款成人儲蓄型重疾險對比
先解釋一下儲蓄型和消費型、返還型的區別在哪里?(已經知道的朋友可以直接跳過)
用一張圖來總結一下:
簡單來說:
返還型 = 有返還功能,沒有就不是;像我們常聽到的兩全險,就是返還型.
非返還型的,如果包含身故保障就是儲蓄型,不含身故保障就是消費型.
這次小七選取了線上3款和線下1款熱門的儲蓄型產品進行對比,對比名單如下:
昆侖健康的守衛者3號成人版、信泰的如意人生守護(英雄版)、橫琴的無憂人生2020和太平洋的金福人生
我們用 30歲的男女投保,保障至終身,包含身故保障 來舉例,這4款分別能得到的保障有:
左邊3款重疾險保障都比較全面,接下來就一一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 無憂人生2020
橫琴人壽剛出的一款單次賠重疾險.
1、疾病賠付比例高
從表格里面我們很清晰地看到,無論是重疾、中癥、輕癥還是二次癌癥,它的賠付比例都很高.賠付比例高,就意味著出險的時候能拿到更多的錢.
2、心腦血管保障性價比高
我們用它跟以心腦血管保障成名的芯愛對比一下:
相比之下,
無憂人生2020的心腦血管保障更好,不僅心腦血管相關病種更多更全,保障的范圍也更廣:
芯愛2號要求再次患有同種心血管特定重疾才會賠付;而投保無憂人生2020,如果首次確診的重疾不是特定疾病,間隔1年確診特疾也可以賠付.
同時,無憂2020的重中輕癥的賠付比例也更高,價格還更便宜.
綜合來看,如果比較重視心腦血管保障的朋友,無憂2020是很值得考慮的.
這類高保障低保費的單次賠付重疾險,小七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推薦的,性價比很高.有的朋友擔心,得了1次重疾、賠付后,就沒有保障了.
從重疾賠付的概率來看,不分組多次賠付>分組多次賠付>單次賠付.但結合理賠數據來看的話:
▲數據來源:香港保險統計數據
首次重疾中,得癌癥的概率是最高的.即使在第二、第三次重疾中,患癌的概率依然比非癌癥要高得多.
所以我們一般認為,即使只是單次賠付的重疾險,只要附加上二次癌癥的保障,基本上也是夠用了.
但如果是以下這三類人,多次賠付的重疾險也許會更適合你:
1、低風險偏好的人
每個人的風險偏好不一樣,如果你希望保障盡可能多的風險概率.即使概率比較小,但保障上就會更安心.多次賠的重疾險能夠涵蓋更大的賠付概率.
2、預算充足的人
保險公司承擔了更多的賠付風險,自然保費也會更貴一些.如果預算比較高,每年多幾千塊錢也負擔不大,也可以考慮.
3、孩子
孩子比較特殊,一份終身保險能夠保障的時間比成年人至少長二十年,那么在這么長的時間里面,如果得過一次重疾,那么得第二次重疾的概率會更大.
再加上孩童的時候買重疾險,費率比成人時買便宜不少.所以如果是給孩子投保,我們也建議買多次賠付的.
下面就介紹2款多次賠的重疾險:
● 如意人生守護(英雄版)
從上面的對比圖,我們可以了解到,分組的多次賠重疾,如果分組合理,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意(英雄版)是信泰新出的一款分組多次賠付的重疾險,在之前的完美(尊享版)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升級:
主要升級在4個方面:
1 賠付比例增加
重疾賠付的膨脹比例是之前的2倍.如果是50萬保額,第2次重疾就能多賠5萬,第3次重疾能多賠10萬.
二次癌癥的賠付比例提升了20%基本保額.
2 投保年齡放寬
56-60歲的老年人,如果能通過健康告知,也可以投保這款了.
3 多數情況價格降低
雖然保障優化了,但價格跟原來差不多,加量不加價.
4 增加2項可附加責任
特別關愛身故金:
相當于稍微彌補了一下賠付了重疾,身故就不再賠的"遺憾".不過價格也上浮了不少,相比之下還是更建議自己購置一份定期壽險.
特殊職業特疾感染保險金:
特殊職業指醫生和牙科醫生、護士、醫院化驗室工作人員、醫院護工、醫生助理和牙醫助理、救護車工作人員、助產士、軍醫、軍隊醫護人員、消防隊員、警察、獄警、武警.
這些職業人員,如果在職業工作期間,因意外傷害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可以賠付150%基本保額.
在重疾險中,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一般都是不保的(責任免除中會寫明),這項附加責任相當于給一些在工作中有幾率感染的人,更多保障.
如果附加這項,30歲男性的費率從原來的8535元/年,升到8700元/年,增加的費率不多.如果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考慮附加.
除此之外,完美(尊享版)原來的優點,也被很好地延續下來了:
1 極早期惡性腫瘤/惡性病變(輕癥)多賠2次
極早期惡性腫瘤或惡性病變(含原位癌)相對惡性腫瘤來說,更高發但相對容易治療,治療費用也不高,大概3-5萬.
而輕癥的賠付比例為45%,投50萬保額的情況下,輕癥可以賠付22.5萬,遠高于治療所需費用.目前來說,除了完美(尊享版)和如意(英雄版),沒有其他產品能做到.
2 重疾分組合理
6種最高發的重疾,分別分在了4個組,惡性腫瘤單獨分為一組.
這款的年保費比之無憂人生2020,費率上浮7%左右.在多次賠付重疾險里面,算很不錯的.
如果預算足夠,也可以考慮這款.
● 守衛者3號成人版
昆侖健康新出的一款不分組又多次賠的重疾險.主要有2個亮點:
1 重疾不分組
這個設計的主要作用是盡可能多地提高了重疾的賠付概率,貼一張圖大家就清楚了:
2 惡性腫瘤醫療津貼
如果附加了這項責任.一旦確診了癌癥,只需要間隔1年,依然有治療行為的,就能每年拿30%基本保額的賠款,最多可以拿3年,最多可拿到90%基本保額.
簡單來說,算是二次癌癥的提前給付,不必熬到3年才能拿到賠款.
雖然守衛者3號是個多次賠的重疾,但癌癥賠過一次之后,第二次再患癌癥也是不賠的.因為不管得的什么癌癥,在條款中歸類為一種疾病--惡性腫瘤.
所以,即使是多次賠付的重疾險,也建議附加上二次癌癥的保障.
更詳細的測評可見→新一代不分組多次重疾險,值不值得選擇?丨守衛者3號
● 太平洋金福人生
這款是太平洋的比較熱門的產品,是一款單次賠付重疾險.
總體來說,基礎保障是夠用的.它的特點是失能保障和老年保障較好.
不過回頭來想想,最應該加強保障的年齡階段是不是老年呢?我們認為不是,反而是青壯年的時候更需要加強保障,因為那時候的家庭責任最大,比如在60歲之前多賠50%基本保額,比在老年時期多賠更實用.
有些朋友就顧慮,老年的患重病概率不是更高嗎?那時候能多拿錢來治病也很合理呀?
這個問題就要回歸重疾險的作用來討論了.小七一直建議大家投保重疾險的同時,最好搭配上百萬醫療險.
一個負責補償收入損失和后續康復費用,一個負責解決醫藥費的問題.
所以,重疾險的錢主要不是用來治病的,而是防止因為重病而失去創收能力之后對家庭經濟造成重創.
大部分人在老年時期都已經不再工作,所需要的補償便可以相對少一點.
這款不太推薦的原因有兩個:
它沒有二次癌癥保障,前面我們說了,二次癌癥保障無論如何都建議加上;
它的價格太貴,即使跟守衛者3號相比,價格還是高出近30%.花更多的錢買更少的保障,不太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