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消費型重疾險就白買了嗎?
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其實,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投保消費型重疾險,身故也能夠拿回一筆錢.
今天我就專門給大家聊聊:
消費型重疾險,也能"返錢"
現金價值為何不退全款?
被保人身故,如何拿回現金價值
消費型重疾險,也能"返錢"
其實,只要是長期保險如:長期重疾險、長期壽險、年金險等,都是有現金價值的.
消費型重疾險也有.我們先隨便找一份保單,找里面的"現金價值金額表"看看:
(這是屬于一位31歲女士的保單,保額50萬保終身,年交保費6445元,總保費為193350元.)
保單年度5對應的16895,就是說如果在第5個保單年度退保,能拿回1萬多.
第47個保單年度(被保人78歲),是這份保單現價的峰值,能拿回19萬,跟本金差不多.
現金價值為何不退全款?
為什么在前期,現金價值比已交保費少那么多?
因為保險公司承保是有成本的,即使前期我們沒有出險,但是在更早的時候,保險公司已經付出了宣傳成本、運營成本、傭金成本等,還是要先扣掉.
所以我們大概可以用一個公式來描述【現金價值】:
現金價值≈ 已交保費 - 成本 +剩余保費生息
那后面的現金價值為何又慢慢多起來了呢?
實際上,不同年齡出險的概率是有差別的,年齡越大概率越大.用患癌概率來說:
從年齡分布來看,惡性腫瘤(癌癥)的發病歲年齡的增加而上升.40歲以后,癌癥發病率開始快速升高,發病人數分布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80歲年齡組達到高峰.
--《2019年全國最新癌癥報告》
但目前我們買長期重疾險,實行的是"均衡費率"(每年交的保費是一樣的).
所以,相當于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多交了些錢,提前覆蓋了后面的成本.
而這部分多交的錢,扣除了前面說的成本之后,剩下的錢經過幾十年的生息,慢慢就會多起來.
這里要提醒一句:保終身的產品,現價一般都要比保70歲的高,所以現價的高低和保障期間也有關系.
解釋了這么多,回到今天的重點:投保消費型重疾險,如果沒有出險,被保人身故如何拿回現價?
被保人身故,如何拿回現金價值
我們分別咨詢了4家保險公司的客服,給的答復如下:
總結來說,分為兩種情況:情況一被保人與投保人為不同的兩個人這種情況很簡單,投保人直接辦理退保即可,一般線上就可以操作.如果投保人在被保人之前身故,那建議及時變更投保人.情況二被保人與投保人為同一人這種情況處理起來會麻煩一些,可以由法定繼承人(父母、配偶、子女)報案退保,有可能需要提供一些資料.
如果不想麻煩,可以在被保人生前就變更投保人,這樣一旦被保人身故,投保人可以直接辦理退保,拿回保單的現金價值.
如果擔心對退保流程不清楚,也可以選擇的規劃服務,協助辦理.
不過建議對保障性保險產品的現金價值高低,也不用過分看重.
畢竟我們購買產品也不是為了理財,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保障.投保了消費型重疾,身故也能拿回現金價值,算是個錦上添花的事.
實在在意身故保障的朋友,更建議可以搭配一款定期壽險,這樣經濟又實惠.
不知道挑哪款定壽的話,我們寫過5月定壽榜單,如果有需要可以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