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期內出險,保險賠不賠?
不過對于咱消費者來說,難免有所擔憂,萬一真的就在等待期出險了,該怎么辦?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事:
什么是等待期?
等待期出險,保險公司會賠嗎?
等待期內出險后,保單怎么辦?
什么是等待期
等待期又叫觀察期或免責期,簡單地說,就是等待期內,被保險人如果出險了,保險公司是不承擔理賠責任的.
目前,重疾險、醫療險、定期壽險都設有等待期,不同保險公司的不同產品等待期也會有所不同.
那一般來說,不同險種的等待期分別是多少呢?整理了一個表格.
可以看到,不同險種的等待期是不同的.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我們只需要了解等待期越短越好,因此優先選擇等待期短的產品.
等待期出險,保險公司會賠嗎
很多朋友都會問,等待期出險了,保險是不是就白買了呢?
其實不一定.
等待期出險,保險公司賠不賠,具體得看是因為什么原因出險的.
由于不同產品的保險條款不同,結果也不同.就直接帶大家從重疾險的條款中尋找答案.
1)因確診疾病出險
該條款中說明,被保險人在等待期內因意外傷害之外的原因導致疾病的,保險公司不承擔保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退還已交保費,合同終止.
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保險公司是不賠的.
終止合同一般會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退還已交保費,二是退現金價值.
目前大部分產品在等待期內出險都是退還已交保費,只有少數是退還現金價值的.
2)因意外傷害事故出險
如果被保險人因為意外傷害導致患病,是沒有等待期的,保險公司會進行理賠.
為什么呢?等待期的設立主要是為了防止帶病投保、騙保的情況,但意外屬于突發事件,不受本人控制,所以因為意外傷害事故出險是沒有等待期的限制的.
意外指因受意外傷害事故并以此為直接且單獨原因導致的身體傷害.意外事故指外來的、非本意的、突然的、劇烈的、非疾病的意外事件.猝死不屬于意外傷害.
因為猝死和自身疾病有關的,所以不符合意外事故中"非疾病的"的條件.
3)等待期內發病,等待期后確診
這種情況稍微復雜些,我們用一個例子講解.
A先生在投保后等待期內由于腸胃不適到醫院看診,初步診斷為腸炎;等待期后,檢查報告出來,確診為結腸癌.
那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呢?
這個問題具體得看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如果像下面這個條款明確說明等待期內發生的癥狀或病理改變,延續到等待期后確診疾病不賠,那么會按照條款辦事.
如果條款中沒有進行相關規定,一般還是可以理賠的.
不過,如果條款中出現了"經??漆t生初次確診"等字眼,保險公司通常會對疾病確診前的情況做進一步了解再決定是否進行理賠.
等待期內出險后,保單怎么辦
等待期出險后,保單又該怎么處理呢?合同是繼續生效呢還是就要終止了呢?
我將常見的情況整理了一下,大家可以看看: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如果在等待期內出險,會出現兩種情況:合同繼續或合同終止.
合同繼續:等待期出險,保險公司不予理賠,但合同繼續有效,其他保障繼續擁有.
合同終止:如果保險公司規定是退還已交保費或現金價值,并終止合同,意味著這份保單也失效了.
有一點大家需要注意.
如果合同終止,后續再購買其他保險也會面臨更大的困難
因此,對于消費者而言,等待期出險了,即使部分疾病被除外了,合同繼續也遠比合同終止更好.
如果你比較擔心等待期出險的情況,建議在投保時就先多看看條款,盡量找等待期出險還可以繼續保障的產品.
等待期與保障期限相比,是非常短暫的,但我們無法保證自己是否會在等待期出險.
如果真的在等待期內出險了,我們只能盡量去跟保險公司溝通,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
我們的理賠部門也會為客戶提供理賠協助服務.
最后,還想給大家一點建議:盡早投保.
我們無法預測時間和健康,也無法預估風險會在何時到來.而唯一可以有效規避這種風險的辦法,就是盡早投保.
在我們身體還比較健康的時候,把保障先做好.即便以后真的風險來臨,也不至于亂了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