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互聯網保險新規落地!90%理財險即將下架
很多不符合新要求條件的保險都將下架,最受影響的是理財險,預計互聯網上現有90%以上的產品都會受到影響.
《通知》要求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我們來看三個重點:
1.互聯網保險范圍及地域規定
2.哪些保險公司可以銷售互聯網保險
3.90%以上互聯網儲蓄險將下架
重點一 : 互聯網保險范圍及地域規定
對線下保險有過接觸的朋友都清楚,經常有所謂的"什么都保"的全能產品,這種是通過各種方式附加組合而成.
而互聯網的產品,簡直就是一股清流,90%的長期產品都是單獨售賣,不會捆綁,非常簡單.
這次明確了互聯網能銷售的產品范圍:意外險、健康險、定期壽險、十年以上的普通型人壽保險和普通型年金保險.
也就是說,萬能險、分紅險、投連險,都是不能在網上銷售的.
互聯網產品的名字需要包含"互聯網"字樣,便于我們識別網銷產品.
同時,這次對互聯網產品的地域放寬了限制,符合互聯網保險銷售條件的保險公司,可以不開設分支機構開展互聯網業務.
不過,針對服務性強的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醫療意外保險業務,需要有省級分公司或中介機構,目的是為了保證服務能力.
重點二 : 哪些保險公司可以銷售互聯網保險
互聯網保險是中小型保險公司彎道超車的重要渠道;
為了保障更好的服務體驗,《通知》對此有了明確的規定,不好好提供服務的保司將失去這塊蛋糕.
可銷售互聯網保險的保司需滿足以下條件:
整體來看,這幾條規則并不算特別嚴格.
整理了64家人身保險的保險公司的合規情況:
可以看到,只有少量的保險公司不符合條件,比如百年人壽、渤海人壽、前海人壽、華夏人壽等.
這些保司的互聯網產品都將在12月31日前下架;特別是百年人壽,這幾年在做互聯網重疾險時,是比較激進的,性價比做得比較高,看中他家產品的朋友可以盡早買.
對于已經買了的朋友,完全不用擔心,保障責任是不受政策影響的.
重點三 : 90%以上的互聯網儲蓄險將迎來下架潮
十年以上的增額終身壽和年金險,是這次新規要求最嚴格的;
目前在售的互聯網儲蓄險90%以上的產品都將面臨下架;
可銷售互聯網儲蓄險的保司需滿足以下條件:
這些條件,可以說是門檻非常非常高,把大量的中小型保險公司都排除在外了.
1)哪些保司可以銷售互聯網儲蓄險?
連續四個季度(或兩年內六個季度)風險評級在A類以上,已經很嚴格了;
再加上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溢額超過30億元,簡直嚴格到爆;
滿足這些條件的保險公司不到20家,如下:
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實力很強的老牌保險公司.
2)滿足條件保司的產品如何呢?
滿足條件的這些保司,過往在做理財險這件事情上,多數比較保守.
因為他們大部分都經歷過90年代的高預定利率,出現過大量的利差損的情況;
(利差損:寫進保險合同中的收益是要兌付的,當保司投資收益達不到合同約定的收益,自己要掏錢,就會出現損失)
平安某年的利差損曾高達800億元,為避免大面積出現利差損,現在做的理財險在承諾收益上都會比較保守;
原因在于:
一預防未來利率下行的風險,防止再出現利差損;
二用新產品盈利覆蓋過往產品造成的利差損,讓利空間不大.
像平安和國壽現有的理財險多數是保10年、15年期的,收益一般在2%以內;
如果期待老牌保司會出現性價比更高產品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
3)目前還有哪些不錯的產品可以選?
目前市場熱銷理財險的保司,基本都是新發展起來的中小型保險公司;
因為它們沒有過往產品利損差風險的壓力,新品設計就會大膽一些;
比如下列產品:
這些產品真的很優秀,尤其是增額終身壽,內卷到幾十年可能只差百分之零點幾的收益,差異真的很少很少.
但因為背后的保險公司某一點達不到新規的要求,就無緣互聯網儲蓄險的銷售,確實很遺憾.
比如弘康人壽、信泰人壽的最新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B;而橫琴人壽達到了連續四個季度綜合評級為A,但最新季度綜合償付能力溢額達不到30億元等.
這次的監管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部分保險公司設計產品過于激進,定價過低或長險短做等風險,讓互聯網保險的更健康的發展.
已經買過的朋友完全不用擔心,正準備買的朋友,建議在新規過渡期(2021年12月31日前)買好,未來可能很長時間都找不到性價比這么高的產品.
說到最后
還有很多細則,比如回溯機制、服務能力要求等,對我們消費者都是利好的,這里就不贅述了;
重疾險可能只是部分下架,而互聯網儲蓄險將是90%以上的產品都將下架.
由于保險理財險兼具了長期鎖定利率和安全性的特質,便成了大量朋友理財的首選,優秀的產品卻是可遇不可求.
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將在 2021年12月31日 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