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收益是什么類科目
遞延收益是負債類科目,一般在流動負債貸方反映他的發生,它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與國際會計準則相比較,在中國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中,遞延收益應用的范圍非常有限,主要體現在租賃準則和收入準則的相關內容中.
2017 年5 月10 日 財會[2017]15 號《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第二章《確認和計量》中有如下解釋:
第八條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沖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或確認為遞延收益.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的,應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合理、系統的方法分期計入損益.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出售、轉讓、報廢或發生毀損的,應當將尚未分配的相關遞延收益余額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損益.
第九條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情況按照以下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一)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或沖減相關成本;
(二)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或沖減相關成本.
第十條 對于同時包含與資產相關部分和與收益相關部分的政府補助,應當區分不同部分分別進行會計處理;難以區分的,應當整體歸類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第十一條 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經濟業務實質,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與企業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應當計入營業外收支.
遞延收益的會計處理:
企業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按應收或收到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xx資產"或其他資產類科目,貸記本科目.在相關的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分配遞延收益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收益"科目,處置該資產時,將該資產對應的遞延收益科目余額轉入資產處置收益(營業外收入)科目.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按應收或收到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在以后期間確認相關費用時,按應予以補償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用于補償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管理費用"等科目.
返還政府補助時,按應返還的金額,借記本科目、"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
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應在以后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
遞延收益是負債類科目, 2017年會計準則增加"其他收益"科目,在政府補助相關會計處理中與遞延收益運用廣泛.
雖在今天我們講到的遞延收益是什么類科目對于我們平時的財務工作運用中使用頻率不高,但小編也希望通過學習,我們能掌握更多的財務知識,后面我們也給大家講了他的賬務處理,希望通過此講解,能讓我們更加明白財務制度里設置這個會計科目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