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學小規模納稅人開普票每個月在10萬以內是免稅的 但是需要在增值稅附表填寫減免稅這一欄要填寫減免稅金額。如果開專用發票是要全額交稅的
我們是核定征收,每個月一萬,增值稅,季度三萬,是不是意思就是說我們開電子普通發票,不含稅收入不超過三萬就不用交增值稅,超過了就要交的意思?
個體工商一個季度定期定額比原來超了6萬,增值稅和附加是自動申報,個人所的是自己申報并且還要交所得稅,為什么不交增值稅和附加
個體戶是定期定額,每個季度是9萬,但是專管員定額每個季度15萬,超定額6萬而且也沒有開票,為什么只交所得稅不交增值稅和附加稅
請問老師!小規模納稅人定期定額征收的核定一個月45000~那意思是我一個月開票超過這個金額就要繳納個稅是嗎?一個季度開票沒超45萬不繳納增值稅還是不超135000萬不繳納增值稅?
2023年小規模企業新政策 季度開普票不超過30萬,免增值稅 季度開普票超過30萬,全額按1% 開專票按1% 政策有效期2023.1.1-2023.12.31 老師,這個說的季度不超過三十萬,是不含稅的三十萬,還是含稅的呢?還有就是一個問題,專票1%是啥意思,是說的意思就是說的,一萬就是收一百的增值稅的意思嗎?
老師,出口發票上有的退稅有的不退稅,進項發票光開了要退稅的,需要怎么做分錄
老師,出口退稅發票,有的退稅有的不退稅怎么做分錄
清華附中實時網課有么?
?老師,好。我們公司租的辦公室,送宿舍,住宿的水電費是我們自己先掏,后公司報銷。像這個分錄我應該怎么做,算是福利費嗎?
老師,請問24年底計提年度獎金,25年5月發放的,這樣匯算時要不要調增
老師,怎么查醫保一整年個人 單位各繳費多少
達人不給開發票,裝傻 怎么治 ?
老師你好,這個前面為什么要用賬面價值
請問老師,甲方跟我們簽的合同是13個點的圍墻維修合同,我們只負責勞務,這樣的話我們交的增值稅稅負率達到6%了,這是不是太高了,稅務局會預警嗎?
請問:2024年匯算清繳時,會計利潤表中的研發費用是在管理費用下面的,在填報主表時,需要將研發費用從管理費用中拆出來,單獨填報在研發費用這一欄上嗎
至于是按月還是按季是稅務局定的。
這個是定期定額什么意思
這里顯示已經申報,可是又沒有繳款信息,到底我要怎么做
你好因為你開的是專用發票是要交稅的。定期定額是稅務局定的你在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內按照他給你的額度計算稅率 這個稅率是綜合稅率包括個稅和增值稅。但是。如果你在次期間開了專用發票。那針對專用發票是要全額交稅
你已經申報 不用作廢。直接點擊稅款繳納就行。電子稅務局左邊工具欄有一個稅款繳納。
那我根本就沒有報稅,怎么顯示申報了,而且查詢不到交稅的信息
怎么這里顯示交1800的稅,什么意思,可是根本就沒有交稅,就顯示已經申報了
定期定額綜合稅率,是什么意思,是我沒有開到6萬的稅,也要交稅嗎,按照6萬*0.3的稅率交稅嗎
這些信息是什么意思
你好 你是已經點擊了提交。所以顯示已經申報。但是沒有點擊扣款。所以沒有扣稅成功。一般情況下在征稅期最后一天稅務局會自動扣款的
點哪里,就是扣稅呀,從哪里進入,我給叫交掉去
先在增值稅申報表界面點擊稅款繳納。應該在全省報后面那個。然后選擇手動扣款。 然后返回電子稅務局主頁面 左邊工具欄有個稅款繳納 點擊
這里顯示免稅額,是不是不用交稅呀,他開的不是專票嗎,怎么還免稅了
因為你申報的6萬未達到起征點。起征點超過10萬一個月才需要繳納稅款。 所以1800不用繳納。但是專票的300多塊是要繳納的。
在第二列要把開專票的不含稅銷售額寫進去 那部分要交稅
這個是專票嗎,好像是開的農產品,這個要自己手動填寫嗎,可是已經申報了,我要更正申報嗎
是的這里顯示專用發票 是要交稅的 一般來說是自動導入的。你操作下看看是不是點擊其他附表可以自動導入進去。無法自動導入就手動填一下
小規模納稅人通過電子發票服務平臺開具的帶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其金額及稅額應填入《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含稅銷售額” 你看下附表一
這是專票把,是不是因為核定的,所以不用交稅,可是我點擊進入已經申報了呀,我是不是要作廢更正呀,入口在哪里呀
不是的同學。專用發票是必須要交稅的。和核定沒有關系
可以電話咨詢一下12366。更正報表重新申報
我該點擊更正申報,還是點擊作廢申報
稅款未繳納的就作廢申報
然后你看一下增值稅附表一,它會不會自動生成,它如果沒有自動生成,那你就在銷售額不含稅那邊,把那個開專票的不含稅銷售額手動填進去提交就好了。
那我現在去手動填寫下,然后這個個體戶需要交城建稅嗎,不是現在有政策六稅兩稅嗎,是不是就不要交了
要繳納的 按50%繳納城建稅等附加
那如果這個核定的個人所得稅超過了6萬的季度核定額,超過部分繳納,還是所有都需要繳納,按多少個點繳納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呢超過的話
你好 查賬征收的話。超過10萬起征點是要全額交稅的。 核定定額定律的話 是稅務局根據你們地區同行業經營情況對比下來定的一個定額定律。每個地區每個行業都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