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是的,都是影響未分配利潤的。
老師. 你好,我是手工出報表,想問一下,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取數="本年利潤"的本月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從公司成立到上期未。那“本年利潤”就是不是本月損益類科目抵減后的余額。比方說我這個月收入只有5000,費用2000,“本年利潤”本月余額為3000。
老師想問一下這個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的一些問題,費用增加不是減少所有者權益嗎,為什么這里的是費用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
費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這個費用里含不含成本類的?成本需要結轉損益說的是主營業務成本吧?
老師,關于借貸方,有以下疑問 1、資產、成本、費用,這里的費用,是指管理費,銷售費,財務費還有其它嗎? 2、收入、負債、所有權益,這里的收入指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入,僅指這這三項嗎 損益類除了以上收入和費用,其它的是屬于什么?
損益類科目為什么收入借減貸增,成本費用借增貸減,我想與會計恒等式的所有者權益有關,收入意味著所有者權益增加,成本費用意味著所有者權益減少。老師,我不知道理解錯了沒有?
老師,我們是供應鏈企業,專門給大學食堂配送蔬菜和肉。我想問一下,項目上4月份有一天去學校詢價,用的是某個員工的車子,領導說是給那個員工100元,相當于是那一天的加油補貼吧。我們是5月份發4月份工資,這個100元我可不可以做在4月工資表里,給這個員工以加油補貼的形式發給他?不過這個加油補貼,只是那一天的,不是每個月固定的補貼。這種情況不經常發生,是偶爾發生的,偶爾會用到員工的車子
老師,我們是供應鏈企業,專門給大學食堂配送蔬菜和肉。我想問一下,項目上4月份有一天去學校詢價,用的是某個員工的車子,領導說是給那個員工100元,相當于是那一天的加油補貼吧。我們是5月份發4月份工資,這個100元我可不可以做在4月工資表里,給這個員工以加油補貼的形式發給他?不過這個加油補貼,只是那一天的,不是每個月固定的補貼。這種情況不經常發生,是偶爾發生的,偶爾會用到員工的車子
老師?請問4月份員工個稅已申報,現在發現有個別錯誤,個稅申報還能更正嗎?
請問老師民間非盈利組織需要調賬,可是沒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這個科目那我要怎么做用什么科目呢
為啥調整以前年度的收入計入收入科目,而不是計入以前年度損益科目?
@董孝彬老師你好,有中級問題請教
老師您好,請問做新電池銷售,如果實施以舊換新的方式,或者以租賃電池的方式可以合理的避開開票嗎?謝謝
老師,監管會計是干啥的呀?
老師,我們是運輸公司一般納稅人,公司沒有車輛,找個人司機代運,我們給他們加油,發工資。 現在加油費占收入的73%,稅局要求我們寫情況說明,請問這個要怎么寫好!
抖音來客明細在哪里查看。
老師 會計等式: 資產+成本+費用=收入+負債+所有者權益,中的“成本”對應是專指:生產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等等! 公式中的“費用”是指銷售過程的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之類! 公式中的“成本”為生產制造企業才有,商貿流通企業沒有 這樣理解對嗎?
不是的。公式中的“費用”是指期間費用。如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 公式中的“成本”為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之類。 這里的成本不是生產成本。
小白理解不了! 如果公式中的“成本”“費用”是指損益大類中的費用類,那么期未余額應該都等零,為什么成本類期末有余額,在借方?
第一個公式中的資產(期初)=負債(期初)%2B所有者權益(期初) 第二個公式中的資產(期末)=負債(期末)%2B所有者權益(期初)%2B(本期收入-本期費用)-利潤分配%2B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化。這樣是合理的。 所以說,這個公式:資產%2B成本=負債%2B所有者權益%2B收入-費用,里邊還有很多細節。現在教材上也沒有這樣列過。 所以我認為,我們掌握六個要素關系。 1、資產=負債%2B所有者權益 2、收入-費用=利潤 3、年末未分配利潤=年初未分配利潤%2B本年利潤-利潤分配。 掌握這些基礎的公式,就滿足要求了。不要再推導那個公式,現在教材上也沒這樣說。
都是會計學堂的老師,為什么有的說“成本類"期末無余額, 有的說期末有余額?
上圖所示
下圖所示
同學你好,咱們講課的老師,講的課件在教材的基礎上會有延伸,比如你看的這位都是的課件是教材上的延伸。本身教材就沒有這種提法。 但是老師的延伸,還都是基于會計的兩個恒等式: 一、靜態的、資產=負債%2B所有者權益 二、收入-費用=利潤 三、負債(期末)%2B所有者權益(期初)%2B(本期收入-本期費用)-利潤分配%2B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化 四、所以咱們只要明白借貸平衡,會計恒等,這些原理就可以。
? 上邊老師寫的成本類科目,在期末留下的就是在報表中的期末資產里反映。
以下個人理解,難道我理解錯了??? 因為:成本類屬于在產品,還有產品沒生產完成,未結轉庫存商品,所以有余額。 而費用類是損益大類中進行再分類的"收入與費用”兩類中的費用,費用類是銷售環節的主營業務成本與期間費用等。 收入類、費用類才是屬于損益類,所以,期末結轉發,無余額!
很好,同學,這樣理解的正確。很棒。
所以,基于以上理解,才有一開頭的提問,認為: 資產+成本+費用=收入+負債+所有者權益 ,中的成本就是成本類,剛好和科目五大類的: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收入,費用)對上! 所以,經過我的重新表述,以上公式中的成本就是生產環節的成本類,以上公式中費用就是銷售環節的費用類(即損益類當中主營業務成本,期間費用等等),對吧?
嗯,很好,可以理解,很棒
謝謝老師的解答! 還有一個問題,即然我理解的沒錯,為什么之前說,公式上的成本不是生產成本? 強迫思維,不搞清楚不舒服!
因為咱們平常一直都是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所以,今天提到這個公式,就是認為成本是損益中的成本。你發的公式,是第一次見到。 因為如果說是生產成本它就是資產,不必單獨說。
你發的這個公式,在會計教材上就沒有。
這里邊有很多需要再細化,加以確定的成分,對于初學者,掌握資產=負債加所有者權益 收入減費用=利潤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