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應收票據452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4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52000
2020年4月1日,甲公司持所收到的出票日期為3月1日、期限為3個月、面值為100000元、票面年利率為8%的商業匯票-張到銀行貼現, 甲公司與票據承兌企業在同票據交換區域內,銀行年貼現率為10%。 要求:計算票據的到期值、貼現天數、貼現息及貼現凈額;并編制貼現的會計分錄。
2020年4月1日,甲公司銷售商品,收到采購方交來的期限為4個月帶息銀行承兌匯票一張,票面金額為26 400元,票面利率為6%。7月2日,甲公司持票據到銀行貼現,貼現率為9%。 要求:計算票據的到期值、貼現天數、貼現息及貼現凈額;編制票據貼現的會計分錄
1.2x20年4月1日,甲公司持所收到的出票日期為3月1日、期限為3個月.面值為100000元、票面年利率為8%的商業匯票一張到銀行貼現,甲公司與票據承兌企業在同一票據交換區域內,銀行年貼現率為10%。要求:計算票據的到期值、貼現天數、貼現息及貼現凈額,并編制貼現的會計分錄。
甲企業為一般納稅人,2020年5月份發生以下經濟業務:(1)5月31日,銷售一批商品給乙企業,銷售價款為4034483元,增值稅額為645517元,商品已經發出。乙企業交來一張票面金額為4680,000元、60天期限,到期日為7月31日、票而利率為5%的商業匯票。(2)甲企業由于資金緊缺,于7月7日持票據到銀行貼現,貼現半為6%,貼現期為24天。(3)7月31日,票據到期乙企業無力支付票款。要求:根據以上經濟業務,分別按照不帶追索權和帶追索權兩種情況,編制甲企業有關會計分錄。假定甲企業對應收票據于6月末及年末計息。
老師您好~ ⑴2021年4月30日甲企業銷售一批商品給乙企業,售價400 000元,增值稅額為52 000元,商品已發出。乙公司交來一張票面452 000元、期限3個月,到期日為7月31日、票面利率為3%的商業匯票。編制甲企業取得應收票據的會計分錄 ⑵2021年6月30日甲企業對上述應收票據計提利息。該票據面值452 000元、期限3個月,票面利率為3%。取得日為本年4月30日,到期日為7月31日。編制甲企業6月末計息的會計分錄 ⑶甲公司因資金緊缺,于7月1日持該票據(票面452 000元、期限3個月,票面利率為3%)到銀行貼現并負有追索權,貼現率為4%,貼現期30天。請列式計算(1)貼現利息(2貼現凈額。 (計算結果保留1為小數) ⑷甲公司因資金緊缺,于7月1日持該票據(票面452 000元、期限3個月,票面利率為3%)到銀行貼現并負有追索權,貼現率為4%,貼現期30天。編制甲企業貼現日的會計分錄
外購產品自用福利,進項稅轉出怎么操作。如何記賬?
銀行承兌匯票每月支付保證金填倉,票己寄出對方單位,最后承兌到期完整鏈條怎么記賬。
居民個人來自境外所得應補繳的稅款為什么是用來自該國的可抵免限額減去在該國已繳納的稅款,而不是用我國稅法計算出來的應納稅額減去在該國已繳納的稅款?
老師,你好!想問一下,外賬的庫存表,本期出庫總金額可以按照發票的不含稅金額填寫嗎?還是要用期初總金額加上本期入庫總金額除以期初數量加上入庫數量,得出本期出庫單價,然后用本期出庫數量乘以單價,得出本期出庫總金額?那個比較合理?
高新企業對人工費、材料費占比有沒有要求?
增加的辦稅人員和管理人員有啥區別?
到一家新公司上班可以補繳社保嗎?
老師,我們單位是4月份新參保單位。上個月由于我這邊辦理參保比較晚,只繳納了4月份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部分。我今天又申報繳納了4月份的養老,工傷,5月份養老,工傷,失業,醫療保險。我們公司是5月份發放4月份工資。請問我這邊是要在工資表里只先代扣4月份個人承擔部分的社保,還是說5月份的社保個人承擔部分也在4月份工資里先扣了?我主要是不清楚,一般社保是當月繳納當月的社保,而大多公司是當月發放上月工資。
已經失業一年了,可以辦理失業保險金嗎
老師,只有工傷保險是單位承擔嗎?請問個人承擔的需要從工資里面扣除的社保,是有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嗎?
2票據到期值是 452000+452000*0.03*3/12=455390 貼現息是455390*0.04*30/360=1517.97 貼現凈額455390-1517.97=453872.03
3借應收票據3390 借財務費用-3390
4借銀行存款453872.03 財務費用1517.97 貸應收票據455390
老師您好~我還有三個問題想問一下 ①第一問應收票據明細分錄,應付票據—甲還是乙企業? ②第二問讓在6月末計息,為什么用3個月算利息啊?4.30-6.30不是2個月嘛~ ③第四問的會計分錄 為什么不是 “借銀行存款455390 貸財務費用1518 應收票據453872” 呢? 謝謝老師解答
并且第四問,如果說資金緊缺,要不要用短期借款科目嘞?(甲企業是不是去要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