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表中存貨余額按凈值反應的就是存貨賬面余額-減值準備余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網課老師講的是當庫存商品賣出時庫存商品減少記在貸方,東西被賣出去說明價值得到了體現所以借主營業務成本,然后這個存貨是計提過存貨跌價準備的,這個存貨如果計提過存貨跌價準備就應該寫為: 借 資產減值損失 貸 存貨跌價準備 ,到這里我是明白的。 但是后來老師又講 “和這個存貨相關的存貨跌價準備,當這個存貨被賣出去的時候也要跟著存貨一起走,存貨已經賣出去了跌價的風險也要一起賣給別人,難道我們把存貨買了之后自己留著風險嗎?”這段話是什么意思? ,
5.甲企業對存貨按照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20年年末關于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資料如下:(1)庫存A產品,賬面余額為50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0萬元。按照一般市場價格預計售價為600萬元,預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金為20萬元。(2)庫存B產品,賬面余額為600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庫存B產品中,有40%已簽訂不可撤銷銷售合同,合同價款為280萬元;另60%未簽訂合同,按照一般市場價格預計銷售價格為350萬元。B產品的預計銷售費用和稅金共計40萬元。要求:計算上述存貨的期末可變現凈值和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并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2021年12月31日,某企業A商品賬面余額為300萬元,由于市場價格下跌,該商品預計可變現凈值為25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科目期初余額為零。下列各項中,不考慮其他因素,該商品期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處理正確的是A.借:營業外支出50貸:存貨跌價準備50B.借:資產減值損失50貸:存貨跌價準備50C借:管理費用50貸:存貨跌價準備50D.借:信用滅值損失50貸:存貨跌價準備50
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每個月作為損益處理掉了 ?存貨跌價準備,作為存貨的備抵科目,貸方表示增加,在資產中放著 ?如果存貨未處理 ?是不是存貨跌價準備和存貨一起在資產里面,躺著 ?如何體現備抵?
或者說 “存貨跌價準備貸方發生額-借方發生額=存貨跌價準備發生額=資產減值損失” 我認為第一個公式是把兩種算法混在一個公式里 請問老師,我是哪里理解錯了呢? 請問為什么 “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存貨跌價準備期初余額-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資產減值損失” 不應該是(我是這樣理解的) 一般, “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存貨跌價準備期初余額=存貨跌價準備發生額=資產減值損失” 轉回時, “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存貨跌價準備期初余額+借方發生額貸=存貨跌價準備發生額=資產減值損失” 那么第一個公式為什么有“-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呢? 或者說 “存貨跌價準備貸方發生額-借方發生額=存貨跌價準備發生額=資產減值損失” 我認為第一個公式是把兩種算法混在一個公式里 請問老師,我是哪里理解錯了呢?麻煩老師檢查哈
在我小規模期間我采購了這批貨物回來我并未在我小規模期間進行銷售,也沒有按小規模的征收率開具發票的嘛,當時供應商開具了普票給我,我現在成為一般納稅人了可以要求供應商換開成專票給我嗎?
我想問一下,酒店給我開出的普票我沒報銷,公司會查到這個個報銷嗎?這只有開出方和我知道這個事
生產型加工企業,如果當初沒有搞清楚狀況人工不容易分清楚,就用的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沒有用生產成本和庫存商品科目,必須改賬嗎?
填寫出口收匯明細表的時候,收匯單上顯示的金額,不和報關單上面一樣,可能三張銀行憑證對應了四五單報關單,那我要怎么填
房屋租賃行業,客戶轉租金到公戶,再從公戶轉到老板私戶應該怎么備注
月工資3萬,如何根據稅收政策,合理避稅
可以做到銷售費用-材料費嗎這個科目嗎
老師客戶打的開模費,這個不會退給客戶怎么做會計分錄合適
我們是一般納稅人做純貿易出口,小企業會計準則,以cif 形式出口,保運費是不是就是代外國客戶支付?我收到的國內發票不能做我們費用?
怎么找不到下載個稅代扣代繳客戶端了?
比如計提了10萬資產減值損失,這10萬不是當月就損益結轉流出去了嗎,為什么還要有存貨跌價準備的存在呢
因為資產原值不能減少,要反應歷史成本,只能用這么個備抵科目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