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老師看下截圖內容,需要時間整理與計算
母公司資產下沉,母公司的負債也下沉,會計分錄怎么記?
我們公司是個物業公司,對方公司也是物業公司我們承包了他們物業的項目,我們經營范圍有勞務服務不包含勞務派遣,我們要給他開發票開什么內容?是勞務服務勞務費,還是企業管理服務管理服務費?
老師好,我們的帳之前一直在代賬那做,固定資產這塊要怎么從哪下手呢,數據搞不懂,代賬那的固定資產明細有些都是19年的還在提,去年裝修買的家具電腦都沒見在固定資產上顯示,都給做了費用了,我現在怎么入手呢
您好老師,公司24年7月后的5年內實繳,7月前的?3年過渡期也就是8年,不能超2032年,但是這個過渡期是從開業開始算還是從24年開始算啊,比如我這家公司是2018年開業,是2026年實繳還是2027年實繳啊
請問公司員工電話費實報實銷,電話是員工個人姓名,能入賬嗎?計不計入綜合所得繳納個稅?
增值稅怎么算?怎么銷項跟進項差不多,稅還交很多呢
今年2月份新成立了一家道路運輸的物流公司,3-4月一共開票7萬稅率1%的普票,但是現在客戶要求要開稅率9%的發票,要從小規模申請為一般納稅人嗎?需要提供什么資料,申請后多久可以開出9%的發票呢?
小規模開出去的專票一般人能抵扣嗎
一般納稅人開具專票稅率是6%,開普票也是嗎?
請問,在電子稅務局如何查詢合計繳稅金額?
謝謝老師
時間稍微會有點長,若有疑問或不正確處,及時提出。
好的,我等您的答案
事項一,持有至到期投資
其賬面價值金額=4200萬元
其計稅基礎金額=4000萬元
稅法規定,國債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稅。
故其差異為永久性差異。
事項二:轉固定資產-設備
22年,按會計 計提折舊=2000/10=200萬元
22年,按稅法計提折舊=2000/20=100萬元
會計上固定資產賬面價值=2000-200=1800萬元
稅法上計稅基礎=2000-100=1900萬元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900-1800=100萬元
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100*25%=25萬元
事項三:交易性金融資產
會計 其賬面價值=600萬元
稅法上,其計稅基礎=500萬元
交易性金融資產 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600-500=100萬元
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100*25%=25萬元
事項四:預計負債-質量保證費用
會計上,其賬面價值=100萬元
稅法上,其計稅基礎=0
質量保證費用只有在實際發生時才可據實扣除。?
這個事項四未決訴訟計稅基礎應該是1000吧
預計負債 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形成應抵扣暫時性差異100-0=100萬元
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100*25%=25萬元
事項五 :預計負債-擔保損失
會計上,預計負債賬面價值=1000萬元
不好意思,我剛剛看錯了
稅法上,計稅基礎=0萬元
稅法規定,擔保損失不允許稅前扣除。為永久性差異
事項五的計稅基礎應該是1000吧
事項已全部分析完畢。現在做計算
稍等下,老師查下預計負債的相關資料
預計負債的計稅基礎是賬面價值與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的差額,如果稅法規定,與銷售產品有關的支出應于發生時稅前扣除,由于該類事項產生的預計負債在期末的計稅基礎為其賬面價值與未來期間可稅前扣除的金額之間的差額,因有關的支出實際發生時可全部稅前扣除,其計稅基礎為0。
事項6轉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00萬元
2.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00-200=-100萬元
即參考事項三與事項六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00%2B100=200萬元
即事項二與事項四。
3.應納稅所得稅額=4000-200%2B1000%2B200-(-100)=5100萬元
應納所得稅額=5100*25%=1275萬元
4.遞延所得稅資產=50%2B50=100萬元
可是我看相關題目未決訴訟的計稅基礎是1000
第一個50萬元是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
未決訴訟的計稅基礎是1000萬元,你的理解是對的。
這個是老師失誤了,抱歉。但不影響后面的計算
4.遞延所得稅負債=100-25=75萬元
為什么遞延所得稅資產應有余額為100,為什么要加上50年初的呢?
計算所得稅費用=1275%2B75-100=1250萬元
5 借:所得稅費用 125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00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127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75
為什么遞延所得稅資產應有余額為100,為什么要加上50年初的呢? 因為這些事項均是2012年新發生的,與年初50萬元不存在轉回或增加情形
本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不應該是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余-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嗎?嗎,50-50不就為0?
而且事項六 告知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轉回。這就與年初遞延差異對接上了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資產類科目 資產類期末余額=期初%2B借方-貸方=期末
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余-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 你說的這個是針對同一事項,有轉回的情形。
不是啊,我的意思這個遞延所得稅資產不就是它本期的發生額么,那遞延所得稅本期發生額不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么?遞延所得稅期末余額不就我們用應抵扣暫時性差異×25%算出來的數值嗎
你的意思是只要計算與體現當期遞延所得稅? 而老師體現的是遞延所得稅的期末余額
4. 所得稅費用的計算更正為=1275-50-25=1200萬元
5.確認所得稅費用分錄更正為 借:所得稅費用 12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50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25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1275
從分錄分析 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50%2B發生額50=100萬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100-發生額25=75萬元
老師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應反應期末余額數,而這也正與分錄分析對應起來了。
社區組織核酸,必須參加。
留言即可,事后老師會及時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