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按規定是以4000算的,但很多公司會按最低基數買
居民個人張某為非獨生子女,父母均已年滿65周歲,與其姐姐兩人平均分攤贍養老人支出扣除。其獨生子就讀于某大學。2019年張某收入及部分支出如下: (1)每月從單位領取扣除社保費用和住房公積金后的工資10 000元,截至11月底已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款660元。 (2)取得年終獎38 000元,選擇單獨計稅。 (3)利用暑假時間(7月8月)取得補課學校支付的勞務報酬每月15000元,共30000元。 (4)每月按首套住房貸款利率償還房貸5000元。 (其他相關資料:除贍養老人費用外,以上專項附加扣除均由張某100%扣除。 (1)計算12月工資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額。 (2)計算年終獎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 (3)計算勞務報酬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額。 (4)計算2019年綜合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 (5)計算張某就2019年綜合所得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匯算清繳時,應補繳的稅款或申請的應退稅額。 (6)如果你是張某公司的稅務總監,對于張某的個人所得稅你會進行怎樣的稅收籌劃?請舉出具體的金額,使得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張某少交稅或者公司少發錢。(提示:從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角度,發多少年終獎會更好?不需要給出全部的區間,只需要給出一個比現在更好的解) (14.0分)
老師,給員工交社保按當地最低基數繳納,做工資表的時候也沒代扣個稅和社保。 等于是工資和獎金提成做工資表發放, 但是單位部分社保、個人部分社保和個稅,都是企業承擔了。直接公司銀行扣款繳納。這樣我認為會有風險。工資基數一定是包含個人部分社保和個稅的,這部分沒有算在工資基數前,會少交參保金,影響下一年度的社保基數。工資總額也會影響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職工福利費等比例計算。 是工資表的基數不對。一定會有風險吧。工資表中基數應把個人社保和個人承擔的個稅算在工資表基數前合計成總數。
能否具體解釋一下答案的公式,每個數據從哪來的,看不懂,不明白什么意思居民個人王某在某省會城市工作,其兩個子女分別就讀于中學和小學。(1)全年領取扣除按規定比例繳付的社保費用和住房公積金后的工資共計180000元,單位已為其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款9480元。(2)在工作地所在城市無自有住房,租房居住每月支付房租5000元。將其位于另一城市的自有住房出租,每月取得租金收入4500元。(以上專項附加扣除均由王某100%扣除,王某當年并未向單位報送其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不考慮出租房產涉及的其他稅費)(1)計算王某2020年度出租房產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2)回答王某是否可以享受2020年度專項附加扣除(1)出租房產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額=4500×(1-20%)×10%=360應納個人所得稅額=360×12=4320(2)可以(3)2020年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80000-60000-1000×2×12-1500×12=780002020年綜合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額=78000×10%-2520=52802020年可申請綜合所得退稅額=9480-5280=4200
老師:工資是四千,單位為我們繳納社保費的繳費基數是以地方最低數3673計算,這樣對嗎?是不是得以四千算啊?單位為我們申報個人所得稅時顯示的扣除項目有:子女教育一千,社保費八百多。到底社保費是只哪個基數來算的
資料④ABC公司總經理李明2021年5月承包了ABC公司的員工餐廳,李明聘請了一名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小王做會計。李明經常從餐廳的營業收入中支出現金給妻子和孩子購買生活用品。在一次飯局上,李明對小王表露心聲:餐庁就是我家的,我想怎樣就怎樣。小王對此選擇了沉默。資料⑤:ABC公司總經理李明示公司會計秦偉:將公司總裁萬總每月工資薪金實際收入30000元報稅時只顯示20000元,萬總每月繳納社保費用及住房公積金2500元,萬總全年均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其配偶早逝,萬總有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兒子,家里有兩位70歲的老人)。公司萬總對總經理李明的做法心照不宣。(四)根據資料四,請從稅法以及會計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李明以及餐廳會計小李的做法是否妥當:(五)根據資料五,計算ABC萬總2021年1月、2月、3月實際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額
公司通過起訴收到的貨款中含有利息費用,需要開具發票嗎,是含在貨款里嗎,另外簽合同是分公司,但是法院劃扣到總公司的款,發票是開分公司還是總公司的發票?
老師為什么貨款當日結清,還要先記應收賬款呢
老師,請問a公司的股東是b公司和c公司,a公司有利潤時,打到b公司,a公司交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么,b公司交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么
老師您好注冊新的公司步驟
在我小規模期間我采購了這批貨物回來我并未在我小規模期間進行銷售,也沒有按小規模的征收率開具發票的嘛,當時供應商開具了普票給我,我現在成為一般納稅人了可以要求供應商換開成專票給我嗎?
我想問一下,酒店給我開出的普票我沒報銷,公司會查到這個個報銷嗎?這只有開出方和我知道這個事
生產型加工企業,如果當初沒有搞清楚狀況人工不容易分清楚,就用的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沒有用生產成本和庫存商品科目,必須改賬嗎?
填寫出口收匯明細表的時候,收匯單上顯示的金額,不和報關單上面一樣,可能三張銀行憑證對應了四五單報關單,那我要怎么填
房屋租賃行業,客戶轉租金到公戶,再從公戶轉到老板私戶應該怎么備注
月工資3萬,如何根據稅收政策,合理避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