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誤差率主要是看數量,不是按品種數。
你好,老師,請問一下金蝶K3wise自制入庫成本,每次自己弄數據感覺都不是很準確,因為單價有些是好久之前的了,都是用表格查找以前的表格里面的數據填的,有沒有什么別的辦法可以讓正確率高一些呀? 另外就是每次盤點的時候,盤點前導出來的庫存跟實際盤點出來的差異都很大,主要是成品占多數,而且基本上是盤虧了,出現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查找原因呢?或者有沒有什么好一點的操作方法,可以讓盤點數據的差異容易查出來呢?麻煩老師幫忙解答下,謝謝!
某公司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2021年年末對庫存材料進行盤點,將賬實不符的材料數量、金額及原因編制“存貨盤點盈/虧報告表”,并上報審批,見下表。根據資料分別進行ABC三種材料盤點的賬務處理。存貨盤點報告種類品名單位賬面數量實存數量單價盤虧盤盈備注數量金額數量金額原材料A材料千克8208504.0030120.00計量誤差原材料B材料千克10009803.002060.00管理不善原材料C材料立方米50600.0053000.00自然災害.保險公司賠償2000元。合計3060.00120.00
某公司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2021年年末對庫存材料進行盤點,將賬實不符的材料數量、金額及原因編制“存貨盤點盈/虧報告表”,并上報審批,見下表。根據資料分別進行ABC三種材料盤點的賬務處理。存貨盤點報告種類品名單位賬面數量實存數量單價盤虧盤盈備注數量金額數量金額原材料A材料千克8208504.0030120.00計量誤差原材料B材料千克10009803.002060.00管理不善原材料C材料立方米50600.0053000.00自然災害.保險公司賠償2000元。合計3060.00120.00
老師好!有個商貿公司銷售隱形眼鏡和護理液類產品,隱形眼鏡和護理液分別都有很多型號和規格,在做賬時要不要分別不同的型號規格分別核算庫存商品 收入和成本?因為規格型號太多,我之前做賬時沒有分的那么細,就按大類做的,比如隱形眼鏡一類,護理液一類,然后就是不同廠家分別核算,這樣的賬務處理在稅務上有沒有風險,主要是同一類產品不同規格型號進價差異有點大,我覺得結轉成本不真實[捂臉]
CPA對A公司2019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發現A公司可能存在下列導致錯誤的情況:(1)已列入存貨的委托B公司代銷的商品可能并不存在;(2)期末存貨的盤點可能存在較大差錯;(3)當年對應收賬款所提的壞賬準備可能不正確;(4)可能存在未入賬的應付賬款:(5)長期借款中可能有一年內將要到期的部分。要求:為了證實上述問題,CPA執行了相應的審計程序,CPA用以證實上述認定所能實現的具體審計目標是什么?要實現上述目標所獲取的相應的審計證據屬于哪一類(按審計證據的形式分類)?為獲取該證據可采取哪些審計程序?有沒有通俗易懂一點的回答呀
是的,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那就是安所有的實際數量/賬上的嗎?
品類不同的呢?
你好,是的,就是這樣理解。